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吳敬璉:新常態需要新心態新作為

http://www.CRNTT.com   2014-12-09 09:01:25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動下確立技術進步、效率提高支持下中速增長的新常態

  文章表示,值得慶幸的是,當前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得到了新的強大推動力。十八大決定全面深化改革,這就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體制上的基礎。

  近年來,一些同志對經濟增長持續減速十分著急,因為按照過去的經驗,經濟增長一減速就會立即導致嚴重的社會經濟後果。但是實際情況沒有那麼嚴重。特別是近幾年,經濟增速雖然一再探底,但是就業和經濟結構的狀況在改善。最明顯的是普通勞動者就業情況的改善。去年政府預期的城鎮新就業人數是900萬人,結果完成了1310萬人,達到預期目標的145%。今年把這個預期目標提高到1000萬人,到10月已經完成,全年的情況比去年還會稍有改善。經濟減速並沒有引起失業增加和社會動蕩。

  普通勞動者就業情況良好,是和產業結構改善相聯繫的。中國的產業結構從前年開始發生了良性改變。過去中國的產業結構一直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第二產業一枝獨秀。2012年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和第二產業第一次實現齊平。到去年,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進一步超過了第二產業,並使第三產業第一次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最大產業。今年這個趨勢還在繼續。

  為什麼“十一五”反覆強調要發展服務業卻沒有取得明顯成效,近年來卻突然發生了改變呢?答案無非是從十八大前開始進行了一些改革。這些改革不算大,但對改善產業結構和增加就業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項是2012年從上海開始然後很快在全國推廣開來的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對於“營改增”,許多人注意的是它減輕稅負的作用,經濟學界關注和支持的原因卻是這是一項有利於分工深化的改革。營業稅是全額徵稅的,分工越細,稅收重複的次數就越多;增值稅是就價值增值徵稅的,有利於分工深化。而正如亞當斯密所說的,分工正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量。大家可以看到,“營改增”在全國推廣以後,對分工深化、新行業的出現產生了強大的推動作用。光一個網絡購物就分化出眾多行業:快遞、結算、售後服務等等,增加了許多就業。

  另一項改革是2012年從廣東開始、本屆政府把它作為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內容在全國推廣的,這就是工商登記的便利化,它導致新增工商戶數量大大增加,今年前三個季度全國新註冊登記的工商戶數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60%。

  這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期間的一些不算很大的改革,我把它叫做小試牛刀。小試牛刀尚且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效,這就證明全面深化改革能夠顯著改善經濟增長的質量,提高效率,從而從根本上解決我們面臨的各種深層次問題。

  實現從粗放發展方式向集約發展方式的轉型,這是整個經濟和社會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矗只要我們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扎實有序地推進改革,就一定能夠使中國經濟在進入中速增長的情況下,增加經濟增長中效率的貢獻度,最終確立我們所希望的新常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