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龐中英:在印度言必稱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5-03-06 10:14:14  


正在參觀印度工藝博物館的學生。 圖由作者提供
 
印度的劣勢 

  與此同時,印度的劣勢也非常明顯: 

  一,玩弄權力平衡(均勢)者應該有相應的權力,但印度還不是真正的地區權力(regional power),更非全球大國(great/global power)。說印度是“崛起大國”,但這是“進行時”,尚未完成。這一點不少印度評論家都有客觀認識。印度人要能玩轉世界權力,怕不是今天,但有的印度人卻在高談闊論印度的世界大國地位。印度人似乎忘記了英國人的俗話,“talk is cheap”。 

  二,印度人說多做少。清華大學有一個小小的石碑,上書“行勝於言”。中國人一般“言必行”,尤其是,君子的品格之一(資格)是言必行。但印度往往說的滔滔不絕,但做的則少而又少。舉個例子: 一位印度作者Indrani Bagchi在《印度時報》就曾發表文章《印度東向行動未能說到做到:單方面推遲交通連接項目》。 

  目前,印度的胃口不限於南亞,而是整個亞洲和太平洋,但是,印度到底真的可以在亞太地區產生實質影響嗎?美國在亞太地區拉印度進來,是為了在整個亞洲地區實現中印相互制衡,並不是要讓出在亞太地區的勢力範圍給印度。印度即將拿到的APEC成員國等,又是一個虛而不實的東西,因為APEC這種多邊的論壇早已是日薄西山,多一個少一個成員無所謂了。印度的“印太”(Indo-Pacific)反而為韓國、日本等利用印度提供了機會。日本在利用印度方面下了巨大的功夫。 

  三,主要依靠民族主義驅動的外交政策,就一定會狹隘和自私:好像一切都是對方不好(一些印度學者在這次會議上說盡了中國的壞話,好像今天印度的問題都是中國造成的,“既生瑜何生亮”)、占便宜、蠶食、得寸進尺、以鄰為壑、不知互惠、不可持續的外交政策。這就是為什麼其實印度才缺少真正的盟友的原因。 

  印度周邊的鄰國,有的是“印度的親戚”(如尼泊爾、斯里蘭卡),卻與印度的關係複雜,但全部與中國關係良好。而印度號稱的幾大“戰略夥伴關係”(這次亞洲安全會議,專門有一節討論印度的戰略夥伴關係),其實,它們的“戰略夥伴關係”含金量到底有多大,只要客觀評估,就知道不是宣稱的那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