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為何頻頻向蔡英文施壓?

http://www.CRNTT.com   2015-03-24 10:13:02  


 
  包道格之後,美國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伊斯等學界和政界的重量級人物,也都曾借助不同場合,向民進黨施壓。這次施藍旗和任雪麗的表態,乃是美國眾多表態中的一次延續,不過這一次更加公開化了,喊話的分貝也更高了,這說明美國對於蔡英文的擔憂正在不斷加深,因而美國有必要再度出手,重新向蔡英文施壓。

  那麼,美國究竟在擔憂什麼呢?為何要對蔡英文頻頻施壓?其實,美國擔憂的理由非常簡單,就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美國深知,目前民進黨在島內的聲勢有所上漲,蔡英文已經變成了民進黨唯一的2016“候選人”,未來成功登上“大位”的可能性不小。但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一直保守有餘,開創不足,或者根本就沒有體現出要轉變的跡象,總是死守著“台獨黨綱”緊抱不放,更不願意接受“九二共識”。這樣的蔡英文如果上台,有可能會導致台海地區再度陷入動蕩。陳水扁時期,美國曾經深受其害,至今心有餘悸。現在蔡英文有可能會重複陳水扁時期的路線,美國自然不得不防。

  施藍旗、任雪麗等人有意選擇在吳釗燮為蔡英文訪美鋪路的前幾天放話,敲打民進黨,顯然別具深意,意思是蔡英文要想來美,必須在兩岸政策上提出明確的立場,不能再用模糊說辭來糊弄和搪塞美國。美國對於蔡英文的這種敲打,與蔡英文近期的表現密切相關。

  近段時間以來,蔡英文一直誤以為“頭進身就進”,依據“九合一”之後的勝選氣勢,就可以裹挾民意、順利拿下2016“大選”。這種觀點顯然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所謂民意如流水,瞬息萬變,2016年“大選”時的民意不會也不可能與2014年“九合一”選舉時的民意相同。蔡英文應該清楚,地方選舉與“大選”有著本質的不同,地方選舉更多的是關注候選人的個人特質和地方治理能力,而“大選”則與兩岸政策等密切相關,連蔡英文自己都坦承,2012年“大選”時她之所以會在最後時刻功虧一簣,主要原因就在於兩岸政策上的失敗,導致台灣民眾對之不放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