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朝韓停止軍事衝突背後或有中國功勞?

http://www.CRNTT.com   2015-08-28 00:22:51  


 
  朝鮮6月份的旱災所帶來的影響比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估算的要大,平壤最近形容災情是近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此外,朝鮮在伊波拉疫情爆發時關閉邊境數月,也對旅遊業——朝鮮獲得硬通貨的重要渠道——造成了極大的衝擊。此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拒絕了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會面請求,也是這次爆發的其中一個因素。綜上所述,朝鮮的挑釁行為並不出人意料。

  依照過去的經驗,當國際社會的焦點集中在板門店時,在遼寧丹東通往朝鮮的主要鐵路和口岸將會出現一些運輸活動。朝鮮和韓國2009年在海上發生衝突後,中國將援助糧食(主要是玉米)運過邊境,更有觀察者發現朝鮮邊境突然多了很多嶄新的中國貨車和重型設備。因此,同樣的事情很有可能再次發生,朝鮮將從中國得到額外的援助。

  有媒體和分析師總是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玉米生產國,還要進口和儲存玉米,其存量之高甚至要建新的設施來放置。這些玉米存放在中朝邊境並不令人意外。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和韓國是處理朝鮮問題主要國家,但少有人知道其實中國也是維持區域穩定的主要保證,向朝鮮提供著絕大部份的糧食和裝備。

  不過,中國對於這次衝突的反應與以往有所不同。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大量的中國軍車進駐距離朝鮮邊境30公里的延吉市。而更有說服力的是中國政府允許媒體拍攝和發佈相關圖片,這表明北京愈發擔心平壤政權的崩垮,也意味著萬一朝鮮需要外國軍隊協助保護的話,中國會第一個趕到。

  總的來說,這次挑釁主要是為了糧食和能源。筆者預計,在談判過後,朝鮮有什麼需求,中國都將儘量滿足。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