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相平語中評:“習馬會”是開先河之舉

http://www.CRNTT.com   2015-11-05 00:14:00  


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中評社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實習記者 趙宇鵬)11月7日,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將在新加坡會面,這是自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教授表示,這次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是開先河的創舉,具有重大的突破性意義。

  劉相平教授分析,此次“習馬會”得以舉行,是雙方長時間的醞釀的結果,“包括此前北京APEC期間就有傳出習近平、馬英九會進行會面的消息,但是因為時機不成熟而作罷”。就像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講話時指出,這次會面是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多次會談敲定相關細節,才得以促成的。劉相平教授肯定了兩岸相關機構,為此次領導人會面所做的努力。他認為,這體現出雙方合作的意願與誠心,兩岸願意採取求同存異、求同化異的做法,將之前談不攏的問題,先擱置或化解,最終實現會面。

  回顧之前兩岸的高層交流,其中最高級別的是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與蕭萬長在博鰲的會晤。而這次直接實現兩岸最高領導人會面,可謂意義重大。

  儘管根據目前報道的消息來看,“習馬會”將不會簽定協議或者發表任何聲明,但劉相平教授認為,雙方會面有利於促進兩岸高層的相互了解,領導人之間也肯定會對相關問題交換意見,這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乃至於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都是有積極意義的。他說:“兩岸領導人互稱先生,體現出相互尊重,沒有高低、大小之別,雙方是平等的地位與身份。”這為將來兩岸高層交往開創新的模式,也會引導兩岸更為密切的交往。

  劉相平教授指出,現在兩岸關係處於新的歷史節點,出現了一些困難與波折,兩位領導人選擇在這個時候會面,將會幫助排除相關障礙,繼續推動兩岸的和平發展,並助於開辟新的發展道路,引航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他說:“我們常說,將來台灣的政黨輪替會成為常態,未來不管誰執政,能否實現兩岸最高領導人會面,應該是台灣民眾以及國際社會衡量兩岸關係好壞的一個標準。”一旦兩岸領導人見面成為常態,那麼兩岸關係的發展就不會受到政黨輪替、台灣島內政治生態的影響,兩岸人民的福祉也就會有制度性的保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