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加強供給側改革 開啟增長新周期

http://www.CRNTT.com   2015-11-19 07:56:25  


普遍的供給約束、供給抑制和供給結構老化正是中國經濟當前的主要矛盾,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就可以恢複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開啓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周期。
  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11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

  經濟參考報發表經濟學家、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文章表示,為什麼中央和國務院要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普遍的供給約束、供給抑制和供給結構老化正是中國經濟當前的主要矛盾,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就可以恢復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開啟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周期。

  新供給經濟學認為,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分為“新供給形成、供給擴張、供給成熟和供給老化”等四個階段。在前兩個階段,由於新供給能夠創造新需求,所以經濟處於上升周期;而在後兩個階段,由於老供給不能創造等量的需求,所以經濟運行效率越來越低,甚至陷入衰退。2007年到2009年,美國經濟正處於以蘋果產業鏈為代表的“新供給形成”周期,2009年至今則處於“新供給擴張”周期,所以很快從金融危機中走出來,重新成為拉動全球經濟的火車頭。而同時期的中國經濟由於太多產業處於“供給成熟”和“供給老化”階段,雖然宏觀調控一再發力擴大總需求,卻連續五年經濟下行。中央政府此時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顯然是抓住了中國經濟“供給結構老化”的主要矛盾,只有從這裡入手,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才能從根本上恢復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開啟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周期。

  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新供給主義經濟學提出的主張包括:放鬆供給約束、解除供給抑制、提高供給效率、降低供給成本;刺激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文章分析,當前中國經濟的有效供給受到高稅收成本約束、高融資成本約束、高行政成本約束等三大供給約束,每降低一個百分點的稅收或融資成本,每取消一批行政管制,就會有大量企業從盈虧平衡線上起死回生——這就是放鬆供給約束。

  而談到供給抑制,則要從財富五大源泉說起。顯然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都不是財富的源泉,而只是財富被生產出來以後,能不能價值實現、能不能夠賣出去的條件,真正的五大財富源泉是人口和勞動、土地和資源、資本和金融、技術和創新、制度和管理。在這五個方面,都有可能存在著供給抑制。比如,如果一個國家人口和勞動力很豐富,人工成本卻越來越高,那就需要通過改變人口政策、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社會保障制度來取消人口和勞動的供給抑制,提高供給效率、降低供給成本;如果一個國家是全球儲蓄資本和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但是企業的融資成本卻幾乎是全球最高的,那就需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提高金融供給效率,降低資金的供給成本。此外,如何通過土地產權和流轉制度的改革,解除土地供給抑制,提高土地的供給效率,降低地租和資源的供給成本?如何通過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或其他各項經濟體制改革,減少制度抑制、提高制度的效率,降低管理的成本?如何通過教育、科技、創新體制改革,解除創新抑制,提高創新的效率,降低技術的成本?如果上述五大財富源泉的供給效率提高20%或供給成本降低20%,有多少企業會立即煥發出勃勃生機?中國經濟增長率又何止7%!

  文章提出,如何刺激新供給、創造新需求?改善供給結構的根本出路是“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培育“軟財富”和“軟價值”為代表的新供給形成和新供給擴張產業,包括知識產業、信息產業、文化產業、金融產業和其他社會服務業——這些行業的財富來源不再是以地球資源為主,而是人類的活動和人類的思維。

  對於那些必須大量消耗地球資源的硬財富製造業,也應該給它們附加上更多的“軟價值”。奔馳汽車前總設計師曾說過,他們賣的不是汽車,而是一件藝術品,只是碰巧它會跑;他還認為,特斯拉賣的也不是交通工具,而是環保、時尚。

  文章最後說,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我們繼續降低融資成本、加大減稅力度、取消更多行政管制,放鬆供給約束;解除對人口和勞動、土地和資源、資本和金融、技術和創新、制度和管理等五大財富源泉的供給抑制,提高供給效率,降低供給成本;同時依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刺激新供給、創造新需求,隨著社會資源不斷從供給老化行業向新供給形成、新供給擴張行業轉移,中國經濟不但能夠企穩復甦,而且完全可以開啟一輪新的上升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