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調控“升級版”引領經濟行穩致遠

http://www.CRNTT.com   2016-01-11 08:14:46  


十八大以來,面對前所未有的新使命、新挑戰和新機遇,黨中央、國務院站在新高度、尋找新定位、拓展新內涵、延伸新時空,引領中國經濟巨輪平穩前行。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電/2015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長6.9%,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高達30%左右,仍是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動力之源。處於“三期叠加”的背景下,中國經濟能夠取得如此矚目的成績,離不開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引領經濟提質增效的努力。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陳果靜、曾金華述評文章表示,十八大以來,面對前所未有的新使命、新挑戰和新機遇,黨中央、國務院站在新高度、尋找新定位、拓展新內涵、延伸新時空,引領中國經濟巨輪平穩前行。文章內容如下,

  新高度:國際與國內統籌

  “中國採取的經濟政策既對中國經濟負責,也對世界經濟負責。”2013年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時強調。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之中,宏觀調控必須具備全球視野。一方面,國際經濟走勢的變化,必然會對中國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經濟運行的狀況和政策的調整,也不可避免地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產生影響。這就要求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必須統籌兩個市嘗兩種資源,更多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宏觀調控更加注重前瞻預判。2015年12月17日,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在此之前,有關部門提前對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影響進行分析,積極儲備和實施了相應的宏觀調控措施。

  宏觀調控更加注重審時度勢。2015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進一步深化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與市熾率的偏離一次性校正到位。這是中國金融改革進一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市朝的要求,也同時考慮到美聯儲加息預期上升導致人民幣貶值壓力積累的狀況。

  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對世界其他經濟體尤其是周邊國家的影響也在加大。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宏觀調控措施的制定更多考慮外溢效應,更多考慮加快形成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機制,主動加強與主要經濟體的政策協調和溝通,更加積極地參與多雙邊國際經濟合作。

  中國積極踐行“大國財政、統籌內外”的理念,深化雙多邊財經交流與合作,為國內改革發展提供支持和營造良好外部環境。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於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已在上海正式開業。同時,中國積極參與G20峰會財金渠道下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深化雙邊經濟對話機制,進一步擴展與主要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大國的財經務實合作。

  新定位:區間調控與定向調控結合

  十八大以來,中國宏觀調控的新定位愈發清晰。

  2013年,黨中央、國務院創新性地提出了區間管理的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提出只要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政府就不刺激干預,專心調結構、促改革。

  “合理區間”是黨和政府對於中國經濟運行的目標希望,更是向市場主體發出的明確信號:既不讓市場覺得,一有困難政府肯定出手,也讓市場相信,真正遇到困難時政府不會坐視不管。

  近兩年,區間調控的新定位更為豐富和完善。總的來說,就是把握好宏觀調控的方向、力度、節奏,使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守住穩增長、保就業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脹的“上限”,在這樣一個合理區間內,著力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下轉第三版)

  2014年開始,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中國更加注重進行定向調控。傳統意義上的總量調控難以有效引導資源流向薄弱環節和區域,容易導致發展不平衡、不穩定,需要加強定向調控,抓住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更多依靠改革的辦法,更多運用市場的力量,有針對性地進行“噴灌”和“滴灌”。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影響下,一方面,財政收入增速持續回落;另一方面,財政支出大幅增加,收支矛盾不斷凸顯。在嚴峻的形勢下,財政政策既要保民生、保基本,又要穩增長、調結構,還要促改革、促創新,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採取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大力推進“營改增”,對小微企業、服務“三農”的金融機構和高技術企業等實施減稅,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在2015年,短期內連續兩次大幅度提高了年應納稅所得額,優惠範圍覆蓋所有小微企業。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共有258萬戶小型微利企業享受減征企業所得稅優惠,減稅120多億元,戶均減免稅額4600餘元;2800多萬戶小規模納稅人和個體工商戶享受暫免徵收增值稅、營業稅優惠政策,免稅613億多元,兩項共減稅733億多元。

  此外,國家還整合專項資金、打造創新機制,設立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啟動實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注重引導、撬動產業創新和科技創新。為緩解地方政府償債壓力,防範可能出現的財政金融風險,進行了地方債務置換,妥善解決融資平台公司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