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應對當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http://www.CRNTT.com   2016-04-07 07:52:57  


  中評社北京4月7日電/進入4月,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即將公布。據多方分析認為,雖然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近期公布的多項經濟指標均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經濟呈企穩跡象,預計一季度GDP增速為6.7%左右。

  中國網刊登財經評論人莫開偉文章認為,這一信息揭示,中國經濟已從最糟糕的低谷恢復了向上攀爬的“氣力”,社會各界應從經濟繼續下滑的“陰影”中走出來,對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及其前景充滿信心,並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各項經濟建設中去。

  文章分析,這麼說並非盲目樂觀,因為當前系列經濟數據確實為我們樹立信心補充了足夠“底氣”。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數據,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回升了1.2個百分點,自去年8月以來首次回到榮枯線以上;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8%,比上月上升了1.1個百分點,為近兩年來較大升幅,略高於去年同期水平。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指數回升意味著經濟發展基礎逐漸牢固,表明春節過後企業集中開工現象好轉;也預示中央政府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推進了製造業生產和市池暖。而製造業回暖又反過來帶動了固定資產投資回升,尤其春節之後,由於各級政府去庫存政策力度加大,房地產市池暖明顯,拉動了生長和消費增長。

  更令人可喜的是,2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876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月份增速達到4%;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環比和同比漲幅均有所擴大。受部分工業行業出廠價格漲幅擴大或降幅縮小影響,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環比和同比降幅繼續收窄。此外,3月電力耗煤降幅收窄,鋼鐵、化工開工大幅走高,也意味著需求回暖和盈利改善已帶動生產擴張。由此,可以預判,隨著國企改革加快推進,中國產業經濟結構會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基礎築牢和經濟發展面拓寬可期。

  而且,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向好還具有較強的“後勁”,且這種“後勁”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和潛力所在。儘管目前我國企業遭遇世界經濟疲軟影響,加之受勞動力供給不足煩擾,用工成本上升,融資存在一定瓶頸,經濟效益下滑,企業轉型升級存在一定困難,但中央政府自去年以來在減稅讓利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對小微企業納稅額多次提高,為企業減負上千億元;尤其全面營改增確定企業納稅額“只減不增”的稅制改革方向,會進一步降低企業總體稅負水平,使企業能減輕巨大資金壓力。據國家稅務總局披露,此次營改增全面實施,實行行業範圍和抵扣範圍“雙擴”,涉及新增建築、房地產、金融、生活服務4個行業約1000多萬戶納稅人,將直接比改革前減輕企業稅負5000多億元,一定能形成以政府收入做“減法”換取企業效益做“加法”、市場活力做“乘法”的良好局面,更可煥發中小微企業生機。而且,隨著行政審批事項不斷精減,政府職能基本轉型到位,市朝機制逐漸形成,體制性障礙基本消除,各種束縛基本解除,企業生存發展環境更加生態,這一切都為經濟發展蓄積了能量,可以斷言中國經濟發展的“盛夏”一定不會太遠。

  文章表示,用發展眼光看,中國是個大國,具有巨大經濟潛力和內在韌性,中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處在深入推進階段,蘊含著擴大內需的強勁需求,中國地域幅員遼闊,產業類型多樣,具有很強的抗衝擊能力和韌性。而且隨著“雙創”經濟戰略實施,國家鼓勵發展養老健康服務業及旅遊業,且出台了相應財稅金融支持政策,一定能刺激信息、文化、健康、旅遊等消費需求,節能環保、綠色經濟等新消費領域也一定能獲得巨大發展空間,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催生中會加快形成。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推進結構性改革正在源源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市場將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2016年中國經濟確定“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等五大任務,將更加有利於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高質量地增長。

  此外,從全球視角看,去年中國對外經濟上取得了累累碩果,這為中國融入世界經濟及促進中國經濟增長奠定了基礎:去年中國—東盟經貿關係取得豐碩成果,正朝著2020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萬億美元目標而奮鬥,高鐵投資項目取得新進展,亞投行正式開業,為“一帶一路”經濟戰略實施創造了有利條件。

  文章指出,若讓經濟形勢更加穩固並持續向好,還需注意幾個問題:一是中央政府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為實體經濟提供適宜流動性,並將財稅改革措施及金融優惠政策落實到位,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推動“雙創”大好局面到來;二是打破各種集團固化利益,將各項經濟改革推向深入,尤其穩定推進國企改革,使中國產業經濟結構盡快優化,以適應經濟不斷市朝和國際化競爭需要;三是注意美聯儲加息動向,制定科學應對預案;加緊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防止人民幣匯率競爭性貶值給中國經濟帶來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