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解決台灣問題前景為何?

http://www.CRNTT.com   2018-02-16 00:10:45  


 
  具體到對台工作上,“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報告宣示的對台工作的根本目標,也是未來的三大歷史任務之一。但這個目標的實現同樣要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和最大實際,而且要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大局服務。

  從當下看,兩岸關係的特殊性、複雜性、艱巨性、長期性等四個特徵並未發生改變,大陸的發展進步階段也尚未達到一鼓作氣、順勢解決這四個特性,從而順勢解決台灣問題的階段。④因此,十九大報告指出,今後仍然要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的前提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和文化往來,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反對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這充分體現了大陸的戰略理性與戰略耐心,顯示對台工作仍然要服從於發展、服務於民族復興的大局。

  但需注意的是,十九大報告也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進入新時代,這是對大陸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重大判斷。它意味著,大陸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換言之,快速崛起給了大陸更強大的能力、信心和定力,來確保台海形勢的發展不會脫離推進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既定軌道,確保兩岸關係經由和平發展邁向和平統一的現實邏輯和歷史潮流不會因島內“台獨”勢力與國際因素的干擾而生變。

  綜上,兩岸關係的“時代主題”依然是和平發展。對台工作要進一步服務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這也是對台工作的最大邏輯關係,即台灣問題這個小局服從於民族復興的大局。

  (二)兩岸關係在十九大後的新特點是什麼

  大陸反獨促統與“台獨”反統促獨二者之間的矛盾與較量將更複雜、激烈,但大陸牢牢掌握主導權、主動權的態勢將更明顯。“台獨”勢力只能在島內搞重點“柔性”突破、突擊,在國際空間上搞戰線收縮、局部突破,其抱定的宗旨是“台獨功成不必在我”,目的是“以拖待變”,為“台獨”實現持續創造條件。

  自1995年台海危機以來,大陸反獨促統與“台獨”反統促獨二者之間的矛盾與路線較量曾十分激烈,呈現公開對峙、明白叫陣的態勢。其結果是“台獨”勢力遭島內外反“台獨”力量在多個陣線聯合重擊,“硬台獨”被證明是走不通的邪路、死路,台灣的“國際空間”更是日見壓縮。這也導致“台獨”勢力尋求策略轉換。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主流“台獨”勢力放棄“法理台獨”的硬性、冒進路線,轉走隱蔽、柔性的“漸進式台獨”路線。其特點是標榜所謂“善意”,以模糊語言規避“一中原則”,宣稱“維持現狀”。其身段柔軟,手法隱蔽,減少涉外挑釁,注重內部文化、教育、心靈“台獨”操作,容易讓島內外(特別是國際社會)對其“台獨”活動產生麻痹大意甚至同情心理,故而欺騙性更強、長期危害性更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