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社評:美中與日中質變 蔡拔劍四顧心茫然

http://www.CRNTT.com   2018-10-29 00:13:57  


  中評社台北10月29日電(評論員 林淑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行訪問中國,500企業家大陣仗隨行,兩國簽署數十份文件,以經濟合作為核心,涵蓋防衛合作、司法互助、文化交流等,啟動新一波大合作。蔡政府上任以來,一直靠著拉美國、日本抗中,現在美日與中國關係都產生變化,不論是趨緊、變鬆,都讓蔡政府援引外力抗中這張牌出現了質變。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安倍訪中距離2011年12月時任首相野田佳彥訪中已有7年之久,顯見中日關係在過去7年並不平順。相對的,2010年中日在東海發生漁船衝突、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將釣魚台列嶼國有化,中日衝突擴大後,日本就有意的打出“台灣牌”來牽制日中關係。2013年4月簽訂“台日漁業協議”;日本“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也在2017年元旦改名為“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被視為1972年日台斷交以後最大突破。

  今年7月,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EAOC)因台灣推動“2020東京奧運台灣正名公投”,投票取消台中市2019年首屆東亞青年運動會主辦權,其中7票贊成,日本就投下棄權票不肯表態,被解讀為挺台灣。

  日台關係這些升溫的動作,橫跨馬英九、蔡英文執政,無關藍綠誰當家。馬英九常自誇是其“親美、友日、和中”策略奏效,蔡英文政府也自認國民黨執政做不到的交流協會改名,民進黨執政做到了,更有獨派宣稱要推動台灣駐日機構“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的改名。但將之放到中日關係架構上觀察,日本這些友台動作都是中日關係低潮的副產品,除了政治上刻意要挑釁北京,也有經濟目的,以台灣做為發展中國市場的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安倍出發赴北京前夕,以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書面採訪模式發表談話,在台灣問題方面,安倍簡單重申日本一貫堅持在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中所表明的立場。

  《日中聯合聲明》涉台重點在於,“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中國”。

  過去7、8年中日關係低潮期,日本雖未突破一中紅線,卻屢屢以打擦邊球方式發展日台關係,台日地方政府、民意代表高密度互訪,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期間幾乎每年訪日。安倍此行在北京受到高規格禮遇,習近平、李克強在會晤安倍時都提到台灣,可見台灣問題是中日關係的重要性。在中日關係升溫後,台日關係未來會產生什麼變化,是政治觀察家後續高度觀察的議題。

  尤其,此次中日關係融冰的催化劑是中美貿易大戰,中日雙方都期盼能透過更多經濟合作來化解貿易戰的不利因素,從雙方高層這次未多加碰觸歷史、高度敏感政治議題即可看到這樣的氛圍。500位日本企業家浩浩蕩蕩隨安倍訪中更能看出日本對重返中國市場的強烈企圖,也是中日雙方都有需求,才催生了兩國關係的回暖。

  台灣“朋友圈”內“兩強”美日最近和中國的關係都發生了變化。中美貿易戰劍拔弩張,已從經濟對峙擴大到政治、軍事,美國毫不遮掩的要壓抑中國的崛起,最近不論是美國軍艦進入台灣海峽,或傳出11月要在台海、南海軍演,台灣都好似遇上了“恐怖情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台灣牌”有如把台灣綁在火箭上,險象環生,隨著美國11月6日期中選舉逼近,特朗普動作更大,區域更緊張,民進黨九合一選舉選情的危機,美國這把打糊掉的“台灣牌”脫離不了關係。

  美中關係惡化、日中關係回溫,兩者發展截然不同,卻都對台灣構成強大的挑戰。蔡政府死守著“抗中”路線,天時地利人和無一不缺,這會兒真的變成了拔劍四顧心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