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與時俱進”的海外官員培訓 | |
http://www.CRNTT.com 2010-05-12 10:39:43 |
第一次官員留學熱:向“蘇聯老大哥”學習如何搞建設 時代背景:新中國成立伊始,急缺建設經驗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發現以前的幹部教育經驗只適用於搞革命,對於如何搞建設卻是毫無頭緒。最好的捷徑當然是向“蘇聯老大哥”取經。 時間:1950年~1965年 代表人物:鄒家華、錢其琛等人 主要課程:科技工業知識作為援助計劃,蘇共為中國培養科技幹部 1951年7月,375名優秀青年雲集北京,準備去蘇聯留學,這其中有紅軍將領、技術人才,也有青年幹部。到達蘇聯後,他們分別被安置進入莫斯科第一醫師進修學院、莫斯科機床工具學院、莫斯科鐵路運輸工程學院等高等院校學習。在建國初期,去蘇聯的留學生主要學習的是科技知識。這也是蘇共對新中國援助的一部分。在1956年,蘇共中央曾經作出一個為中國培養科技幹部的決定,允許蘇聯科學院每年接收118名中國專家進入研究生班學習,接收20名中國科學院科研人員以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 1950至1963年共派赴蘇東留學生近萬人 60年代中蘇關係緊張,1965年後基本停止向蘇聯派遣。據教育部統計,1950至1963年間,總共派出留學生9594人,其中,蘇聯8357人,東歐各國925人(東德、捷克、波蘭3國共占近7成 ),西歐和亞洲各國只有17人。 而在當時,能夠去蘇聯留學是莫大的榮耀。留蘇人員中包括江澤民、李鵬、鄒家華、錢其琛等以後對中國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人物。其中江澤民是在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實習,李鵬則是蘇聯莫斯科動力學院水力發電系的畢業生。 學成結果:推進新中國工業、科技發展 其實當時,中國學習蘇聯的政治模式,主要是通過引進蘇聯的相關幹部教育書籍等。而去蘇聯學習的幹部主要還是學習科技工業知識,比如江澤民回國後就擔任了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動力處副處長、副總動力師、動力分廠廠長等職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官員在蘇聯的經歷對其政治仕途、思想有著深遠影響。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