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應對高通脹與美債危機的雙重壓力

http://www.CRNTT.com   2011-08-11 08:32:17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CPI達到6.5%,創37個月新高。步步攀升的通脹壓力,又正好交織著愈演愈烈的美債危機。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政策選擇,是應對高通脹與美債危機雙重壓力的前提條件。

  京華時報發表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李長安文章表示,在美債危機爆發之前,按照慣常的思路,面對新高不斷的物價指數,中國央行必然會斷然採取加息或提高銀行準備金率的做法,以遏制通脹勢頭的進一步抬頭。自去年1月份以來,央行已經連續五次加息、十二次提高銀行準備金率。通過多種組合政策的叠加,實際回籠的資金總量已經超過了4萬億。但令人遺憾的是,即使是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打壓下,物價指數卻出現了一邊調控一邊繼續上漲的怪象。

  就在中國的通脹形勢日益嚴峻之時,美債危機又開始爆發。在標準普爾罕見地將美國長期主權債務的評級下調後,全球的金融市場陷入了一片暴跌之中,而且由美債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動蕩正在不斷發酵。在歐美市場上,一些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歐美經濟陷入再次衰退的概率已經在過去10天內上升到了30%~50%。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極為不利的消息。

  與此同時,國內經濟在持續一年多的緊縮中本來就矛盾百出,這次再加上美債危機的衝擊,可謂是“禍不單行”。在一系列緊縮政策的打壓下,中小企業的生存危機凸現出來。由於融資難,再加上人民幣升值與勞動力成本上升,一些出口型中小企業被迫停產或倒閉。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制度上的優勢和壟斷,緊縮政策還導致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不斷向政府和壟斷企業集中,不公平競爭的市場體制不但沒有得到扭轉反而進一步加強。而地方債務負擔的加重則又使加息等緊縮性貨幣政策工具“投鼠忌器”,很難發揮其應有的功效。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