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阿拉伯王室:“穩定之錨”如何煉成 | |
http://www.CRNTT.com 2011-10-12 10:50:38 |
君主國何以獨善其身 共和制阿拉伯國家之所以群體性陷入動亂,根本原因是這些國家政權喪失了政治合法性。馬克斯.韋伯指出,“如果沒有合法性,一個統治者,一個政權或者政府體系就很難得到處理衝突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對於長期的穩定和良好的統治是至關重要的。”無論突尼斯、埃及,還是利比亞,前政權的政治合法性被統治國家數十年之久的領導人,以及僵化的體制損耗殆盡。民生凋敝、意識形態和發展道路的迷失、領導人企圖父業子承引發的政治繼承危機,成為壓彎阿拉伯“克里斯瑪式政權”的最後一根稻草。反觀阿拉伯君主制國家,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礎尚存。 韋伯將政治合法性劃分為合理型、傳統型和克里斯瑪(魅力)型三種類型。與阿拉伯克里斯瑪式政權不同,在君主制阿拉伯國家,政治合法性屬於傳統型,即傳統的神聖不可侵犯性,其中源於宗教的合法性最為重要。倭馬亞王朝以來,宗教一直是伊斯蘭國家政權利用的工具。“統治者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等忠君思想成為伊斯蘭政治思想的主流。叙利亞伊斯蘭現代主義者凱瓦基比指出,“伊斯蘭國家的威權統治建立在一種宗教心理結構之上,在這個結構中統治者體現安拉的意志,安拉和素丹之間沒有區分”。為了給統治賦予宗教合法性,摩洛哥阿拉維王朝的國王將家譜追溯到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以凸顯其聖裔的身份。摩洛哥哈桑二世國王為自己選擇了“穆民的首領”的稱號,並恢復了哈裡發國家的“拜阿”(意為宣誓效忠)儀式。沙特國王法赫德為自己選擇了“兩聖寺的僕人”的稱號,顯示其伊斯蘭盟主的地位。約旦王室在國名上加上“哈希姆”(先知穆罕默德的家族名)一詞,以彰顯其聖裔身份。在沙特等君主制國家,國王或埃米爾至今被認為是“主事人”,說明“敬主—忠君—秩序”的政治文化至今仍是阿拉伯君主國的主流價值。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