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台灣經濟情勢嚴峻 如何走出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6-08-22 00:14:56  


 
  第四,台灣的五大創新產業與中國大陸的戰略性產業發展間的相互競爭,也是一大挑戰。特別是大陸“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加快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帶動形成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與材料、數位創意等5個“10兆級”新興支柱產業,以及新推出的先進半導體、機器人、增材製造、智慧系統、新一代航空裝備、空間技術綜合服務系統、智慧交通、精準醫療、高效儲能與分散式能源系統、智慧材料、高效節能環保、虛擬現實(即虛擬實境,VR)與互動影視等12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產業恐怕將對台灣帶來競爭壓力,除了大陸勢必藉由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機會吸引台灣企業前往投資之外,未來在全球市場上可能帶來另一波紅色供應鏈的衝擊。

  結論

  新政府能否突破現有“政府失能”困境,構建能引導企業創新投資、排除企業投資障礙的投資環境,同時排除兩岸經貿往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將是決定新政府能否帶領台灣走出經濟困局的關鍵。

  其中,新政府應該有效形成目標與行動一致的內閣,並結合國會的力量,徹底消除部門本位主義,修訂不合時宜法規,以解決“2015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所提國內投資的“五缺困境”(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才能增加國內外企業投資台灣的意願。

  同時,由於台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2015 年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依存度為 39.4%,上市公司655家,上櫃公司515家,合計1,170家赴大陸投資,占全體上市(櫃)公司總家數1,515家之77.23%,兩岸經貿是新政府推動經濟發展新模式無法忽視的重要環節。

  同時,“連結未來、連結全球、連結在地”等產業發展策略,也不能忽略兩岸產業合作。特別是國台辦強調:“對台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以及“進一步擴大兩岸同胞交流往來,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顯示大陸將積極運用“國共論壇”、“海峽論壇”、“兩岸企業家峰會”和兩岸LED照明、通訊、資訊服務、車輛、車載資通訊、再生能源(太陽光電、風力發電)、電子商務、連鎖加盟、物流、精密機械、食品、生技與醫材、紡織等兩岸產業搭橋會議等作為兩岸經貿互動,推動兩岸交流的平台,以達到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協調發展、金融業合作及貿易投資等雙向開放合作之目的。

  對此,新政府與產業界如何合作規劃未來的互動策略,是政府必須積極規劃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