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中評智庫:兩岸冷對抗 ,難題怎破解?

http://www.CRNTT.com   2016-08-30 00:15:40  


 
  (二)蔡英文選前選後均表示,只要民進黨贏得大選,大陸必然改變態度,轉而尊重台灣的主流民意。賴清德說他主張台灣“獨立”,但“並沒有主張一定要兵戎相向,中國也要尊重台灣人民主張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蔡英文6月29日在巴拉圭說:520就職演說已經展現“我們可以有的最大誠意與彈性,希望大陸可仔細體會,也有一些彈性思考。”

  這種誤以為大陸會擱置統一,兩岸可以長久保持和平分立的幻想,或自己是鐵板一塊,卻一味要求大陸彈性的心態,恐怕於事無補。

  (三)民進黨人一向認為,美國是台灣最大的靠山,台灣只要維護好與美國的友好關係,就可長久維持現狀、以拖待變。不過,儘管“以台制中”是美國不想放棄的戰略目標,但隨著大陸快速崛起,美國領先的優勢則在日益縮小中,美國應該不敢在台灣這一個中國的核心問題上動太大手腳。

  二、是否停止推動“文化“台獨”?

  馬英九2008年上台後,藍營選民及大陸方面都希望馬政府能把握時機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讓青年人不再受到充斥“一邊一國”、“親日史觀”的歷史教科書所毒害,但馬政府一直拖到2013年才開始調整課綱內容,但因其民調大幅下滑,綠營又強烈抵制,2015年完成的微調內容出爐後備受攻擊,最後終因政權轉移無疾而終。

  2014年太陽花學運後,大陸對“文化“台獨”的警覺性大幅提高,一方面公開表明“反對一切形式的“台獨”,一方面也以此檢驗台灣當局“反獨”的誠意與決心。不料,新政府4月就發佈任用兩名反“課綱微調”的戰將潘文忠、鄭麗君為“教育部長”及“文化部長”,這項人事任命立即引起社會各界對於新政府將進一步推動“文化“台獨”的疑懼。果不其然,“教育部長”潘文忠上任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宣佈廢除“課綱微調”,這形同向大陸公然挑釁。

  另外,今年初高志鵬、王定宇及陳其邁等三位民進黨籍“立委”分別以修法或提案方式企圖“去孫中山”、“尊鄭南榕”、“壟斷二二八論述”,顯示民進黨人將利用一切手段“去中國化”,而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一旦通過,更將使台灣正式進入“綠色恐怖”的威權年代。這種“暗獨”、“裝飾性“台獨”路線”比“法理“台獨”更為可怕,因為它會使“獨是政治正確,統是政治不正確”更加嚴重,大陸對台工作及島內統派必須設法加以遏止、導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