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美盟”體系下台灣角色

http://www.CRNTT.com   2021-01-10 00:01:46  


 
  在台海方面,由於蔡英文堅持親美聯日“挾洋拒統”路線,台灣作為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棋子,一定會被納入到美國的“聯盟”體系之中,美國對台灣的認知正在從“麻煩製造者”轉為“區域貢獻者”。綜合美國一些相關報告,試分析未來美國在印太區域聯盟形成的可能性,台灣在這個聯盟體系內的角色與訴求及可能發生的美台關係及走向。

  一、盟友是美國未來決勝印太的關鍵

  印太區域是未來美國的重點、重要及關鍵區域,美國在印太區域的利益眾多。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居住在印太地區,其中20多億人,即占該區域人口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所謂的“民主制度”下。

  印太地區也是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區域。在1990年到2008年間,印太地區的新興經濟體不包括日本、韓國、台灣地區、澳大利亞、香港地區、新西蘭、新加坡及澳門地區的“印太”國家的經濟增長了773%,而歐盟的增長率僅為66%,歐洲新興及其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是65%,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為116%,中東及中亞地區為210%,撒哈拉以南非洲為205%。①該地區還帶動了世界1/3的經濟產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區都要多。美國三個重要條約盟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都處於該區域。

  美國與印太地區的貿易比其他任何地區都要多。美國目前超過1/3的貿易是與印太地區的國家展開的,每年美國對印太地區的進出口總額為1.6萬億美元,約占美國GDP的8%,美國公司在該地區還有大約10,00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美國生產的許多商品都依賴於印太地區生產的投入。美國方面認為,隨著該地區經濟和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它有可能成為美國日益繁榮的物質來源之地。

  但美國在印太地區也遭遇了重大的經濟挑戰。2017年1月,美國退出了TPP。隨後形成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美國也沒有參與。與此同時,中國一直在推動建立一個更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即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其中包括15個印太地區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總和達到25萬億美元。從利益考量,美國應當選擇其中一項或者兩項協定,並從成員國地位的優勢中獲益;如果不這樣做,就會減少與這些自由貿易協定涵蓋的日益增長的經濟體接觸的機會。

  在印太區域,各關鍵戰略夥伴2019年的國防開支為:澳大利亞255億美元,日本485億美元,韓國388億美元,新西蘭27億美元,新加坡113億美元,泰國71億美元。如果加上另外兩個與中國存在安全問題的大國——印度605億美元,越南52億美元,這樣在印太區域,中國面臨的其他亞洲國家的國防開支為1,996億美元,而中國的國防預算開支為1,811億美元。“簡單的說,尤其是在新冠狀病毒危機的情況下,美國與其盟友和其他國家的合作要比忽視他們、通過分擔負擔欺凌疏遠他們、任意削減美國部署的部隊來疏遠他們、或者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等條約和區域協定,要好得多。”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