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中美綠色低碳合作有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22-05-27 00:05:19  


 
  其次是經貿領域風險。在奧巴馬政府時期,中美在綠色低碳合作中就已經在清潔能源經貿領域出現矛盾。在特朗普政府時期,由於貿易保護主義、經貿糾紛、技術出口管制等因素的影響,中美綠色低碳合作幾乎停擺。在國家政策積極扶持、企業大力發展等多方因素推動下,中國在綠色低碳產業尤其是清潔能源產業上取得巨大的發展,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和風能設備生產國,清潔能源纍計裝機容量也都名列全球首位。以太陽能光伏為例,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的龍頭,擁有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鏈集群,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國,同時也是最大的光伏投資國和應用市場,在全球光伏企業前20名中占據16席,與光伏有關的多晶矽、矽片、電池、逆變器等主要產品的生產規模都已超過全球一半以上。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就已出現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趨勢,在與清潔能源有關的中美經貿領域不斷設限,如以“綠色崗位”為由增加光伏產品的“本土化採購”規定。美國眾議院在2009年通過的《清潔能源安全法案》中就要求在2012年以後對來自溫室氣體排放量高於美國的其他國家(主要指中國)進口產品徵收“碳關稅”,實質上是以環保為由進行變相的貿易保護主義,將其作為打壓中國的一種工具。美國企業界也一直對政府部門進行各種游說,要求實施產業保護,或提出對中國企業實施所謂反傾銷制裁。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的清潔能源產品和生產企業發起了諸如“301調查”、中國光伏產品“雙反調查”和反傾銷裁決等行動。特朗普政府時期,在“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大旗下,先後推動“201調查”和“301調查”,針對自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徵收高額關稅。拜登政府上台後,在2021年6月就以所謂“涉嫌侵犯新疆少數民族人權”為由,將合盛矽業、新疆大全、東方希望、協鑫新能源這4家企業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列入制裁清單。隨著其力推“綠色新政”,在對華認知定位為戰略競爭的大背景下,未來勢必會在對華清潔能源產品和企業上繼續有所行動,如設置綠色投資和貿易壁壘等方式,或類似“制裁”手段,增加中美綠色貿易摩擦和綠色低碳產業競爭的風險。

  最後是與綠色低碳合作相關的技術領域。在近年來的中美矛盾和衝突中,所謂“科技冷戰”和“技術脫鈎”的聲調也甚囂塵上,其中也包括綠色低碳合作的相關領域。在科技領域,美國長期對一些國家進行技術和產品管制。冷戰後美國加強了對高技術和所謂敏感物資的出口管制,在出口管制制度和適用標準上進行有選擇性的控制。美國政府規定,外國專家和研究人員在接觸敏感技術時必須申請“視同出口”許可證。在中美過去的清潔能源產品合作中,美國就規定相關高技術產品出口需要出口許可證,相關申請和審批機構重叠,手續復雜,且缺乏透明度。加上繁瑣的發貨檢查和對出口設備實際用途的驗證等增加了中國進口企業運營成本,迫使不少中國企業放棄或轉投其他國家和市場。即便是一些在華的美國公司也更傾向於獨資建廠,而不願意向中國企業轉讓其掌握的高新技術。另外雙方在有關技術合作與轉讓上的理念也有較大差異,中國主張以優惠條件優先安排技術轉讓,美國則更強調技術轉讓應該商業化,政府應少干預企業行為等。並且美方還擔心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在合作過程中侵犯其知識產權,使中美在綠色低碳領域的技術合作也出現不少障礙。這些因素的存在,都對未來中美綠色低碳合作帶來一些風險和問題。

  六、結語  

  目前,中美關係正處於新的十字路口。在此重要關口,中美在氣候變化、清潔能源發展等綠色低碳領域進行合作,既有助於實現各自的減排目標,早日實現碳中和,也有助於加強中美經貿和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或對衝雙方關係中的一些負面因素。不過,中美綠色低碳合作的進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兩國關係大環境的影響。中美應加強合作,共同管控分歧,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共同應對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等挑戰,這既有助於兩國早日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也有助於推動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參與東亞非傳統安全治理中的區域公共產品供給研究》(項目編號:20BGJ01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