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智庫:拜登對華政策 另起爐竈

http://www.CRNTT.com   2022-07-31 00:05:22  


 
  對於歐洲區域,拜登搞了美國-歐盟貿易和科技委員會(U.S.-EU 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等新組織。

  在總體的對外貿易上,拜登的對外貿易政策實質就是“特朗普的原版減去特朗普風格辛辣的那些推特發文”,因為它們都高度依賴於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邏輯思路,Malawer甚至認為,拜登其實在貿易政策路線上不僅是特朗普化的,甚至比特朗普要走得更遠〔14〕。

  第五個層面,拜登政府嘗試搞的還有未來互聯網聯盟(The Alliance for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15〕,太平洋島國協作框架(Pacific Islands initiative)〔16〕和所謂“供應鏈聯盟”〔17〕等新機制。尤其是未來互聯網聯盟,很可能在2022年中被正式付諸實施。2022年4月俄烏激烈衝突時,拜登到美國北卡來納視察,心心念念的卻仍是如何“抵禦中國造成的影響衝擊力”(countering China's influence)。

  此外,我們也要看到,儘管拜登政府致力於另起爐竈範式的行動,但他們對舊有聯盟框架(尤其是那些中國並不在其中的框架)其實也是能用盡用,比如,在美國貿易代表署的官方網站裡就寫明了拜登政府會使用G7集團、美歐峰會(the US-EU Summit)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the OECD)等一系列既有框架來對華施壓。拜登也會訴諸於所謂“美國與東盟國家首腦峰會”的相關框架。甚至有一種說法是拜登可能會嘗試引北約勢力進入亞洲區域。

  三、中國的應對之法

  可以看出,拜登政府針對中國的意志是非常堅決的。2022年2月,拜登政府派布林肯專程出訪亞洲,目的就是向美國的亞洲盟友們說明美國針對中國動作的決心不會受烏東局勢發展的影響。

  基本上,總結拜登的思路,我們可以看到如下幾點:1,拜登這一系列動作的靶心,或多或少都是劍指中國。布林肯把話說得很漂亮:“拜登治下美國對華政策的態度就是:應當競爭時一定強力對華競爭,能夠與華合作時會盡力與華合作,必需與華為敵時必定與華為敵”( Our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will be competitive when it should be, collaborative when it can be, and adversarial when it must be)。實際上,拜登之視中國,可謂持續性地全力聚焦,並未有片刻須臾偏離;2,對於既有的國際和區域組織框架,拜登認為它們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中國的影響,因此拜登打算另起爐竈,建立以美國為中心樞紐的新體系;3,拜登所謂的“團結盟友”,其實質仍是偏於單邊主義性質,而遠非多邊主義性質的,我們甚至可以說,其實還頗有點美式民粹主義的味道〔18〕,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觀察到了不少特朗普時代的遺緒。特朗普喊“美國第一”(“America First” Policy),拜登的確有所調適,但拜登喊的其實差別也不太大,亦即是所謂“美國核心領導力”( American Leadership Plan)和所謂“戰略性競爭”(Strategic competition)。儘管拜登執政時代中美關係毫無疑問是“繼續下行趨勢”(Descending Further),不過,從種種跡象來看,拜登政府也似乎的確無意在軍事上直接挑戰中國〔1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