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台企如何融入大陸雙循環

http://www.CRNTT.com   2022-10-03 00:04:49  


 
  (四)脫離供應鏈的中小台企將經營困難

  在大陸投資經營的台企所處的不同行業領域供應鏈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涉及規劃、採購、生產、庫存管理、物流運輸、消費以及IT技術等各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有大量的中小型台企參與,這些中小台企依附於所處行業領域的核心企業並與該企業建立起穩定的業務聯繫。若部分傳統中小台企不積極參與所處行業領域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仍推崇傳統的“單打獨鬥型”的業務模式,即衹通過企業生產產品,然後雇傭大量銷售人員,進行市場推廣,僅將產品賣出去即可,不考慮與行業核心企業建立穩定的業務聯繫並融入其生態系統,這樣將很難在新形勢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久發展。

  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推動台企在大陸深度融入的對策建議

  (一)促進惠台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實落細

  首先,當前要繼續努力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為台企在大陸投資經營發展創造健康環境。應開展防控“進企業、進協會、進基地、進社區”,應協調金融機構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大陸台企提供應急信貸扶持,幫助這些台企度過疫情之下的經營艱困時期。其次,要出台更加具體的舉措以增加惠台政策落實的著力點。近期應主要幫助緩解疫情下大陸台企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與問題,涵蓋用地、用電、用氣、用工、重大項目、新基建建設、拓展市場、稅費減免、上市支持、外匯管理便利化、中小企業發展、金融服務支持、技改項目支持、提供優質服務等多個領域,出台推進重點台資項目發展的政策措施。再者,應繼續大力幫扶和吸引更多台灣青年、人才來大陸創業發展。應在台企創業發展空間和行業選擇方面加以有針對性扶持和指導,通過設立台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台胞台企服務專窗,積極幫助來大陸創業的台青及時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應對在大陸的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自用和無償或通過出租等方式提供給台灣青年創業在孵對象使用的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費。對其向台灣青年創業在孵對象提供孵化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引導入駐創業基地的台灣青年創設涉及文化創意、文化旅遊、跨境電子商務、生物科技、物聯網、互聯網應用、產品設計等新興行業的企業,以推動大陸台資企業整體實現轉型升級。與此同時,應繼續支持台胞在大陸取得醫師、律師、建築工程師等技能人員職業資格,積極參與大陸的社區治理和鄉村振興。此外,為幫助來大陸創業的台灣青年爭取更多電商政策支持,可組織面向台青的電商直播培訓,設立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直播中心,作為兩岸青年直播創業的孵化器,從“引導”、“扶持”、“培優”三方面入手,為在大陸創業就業的台青提供開拓內銷市場、實現產業升級的新路徑。由此,推動台青在大陸實現由創業到融入的發展新業態。第四方面,通過加強平台建設激發大陸台企的創新動能。可不斷拓展已有“台商大講堂”的功能定位,把“台商大講堂”打造成為服務台企和推進“政產學研”合作的平台。與此同時,通過舉辦“台商大講堂”,圍繞台企發展中的難點問題,邀請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有關領域專家學者,進行有針對性的政策解讀和專業答疑,從而幫助中小型大陸台企解決產品技術研發瓶頸,提升其抗風險能力,助力這些台企拓寬產品技術研發渠道。第五方面,拓展更多渠道深入宣傳“惠台31條”、“惠台26條”、“惠台11條”等各項惠台政策,幫助大陸台企切實享受政策紅利。可通過積極借助“政策說明會”平台,舉辦“惠台政策宣傳月”等活動,聯合有關部門組成惠台政策宣講團。通過在台企、台商協會等集中宣講、發放宣傳品、媒體報導宣傳、開展實地調研和座談交流等多種形式,向大陸台企面對面解釋惠台政策,幫助台企抓商機,儘快融入大陸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產業供應鏈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