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評論》第299期精彩觀點搶先看

http://www.CRNTT.com   2022-11-01 00:10:06  


 
  本期“智庫前瞻”欄目刊發了《值得高度關注的國民黨“親美、友日”與“和陸”政策》一文,作者胡凌煒(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認為,在國際局勢動蕩加劇、台海緊張持續升溫的背景下,國民黨在第21 屆全代會中提出“親美、友日”與“和陸”的政策主張。一方面,國民黨的這項政策主張從台灣的利益出發呼應了民眾維護和平、謀求發展的強烈訴求;另一方面,國際局勢演變,特別是中美關係的競爭態勢壓縮了這項政策主張的實施空間。儘管國民黨的政策主張面臨了嚴峻挑戰,然而,為了維護台海地區的和平,應該鼓勵國民黨為台灣、為兩岸,乃至亞太地區提出更多的政策選擇。

  本期“智庫論叢”欄目刊發了《“法理台獨”的南海路徑及演變》一文,作者劉瑞陽(,海南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博士)認為,南海問題跟“台獨”關聯,因為係聯結中國“南海”及“台灣”領土主張的臍帶,彰顯了1947 年公布的南海斷續線之時代意義及國際法意涵。2016 年7 月12 日中菲南海仲裁案實體裁決公布稍早前,台灣地區主張“台獨”的民進黨當局在2016 年5 月上台執政,在前任當局對南海“棄權”之鋪墊上,民進黨當局如何藉由對南海爭端的“不作為”擺脫南海斷續線之束縛,企圖在南海地區斬斷海峽兩岸主權連接的行徑,值得研究。菲國法律團隊在仲裁案中提出的“南海島礁法律地位未定論”與“台獨”分裂勢力抱持的“台灣法律地位未定論”如何結合而為“台獨”服務?綠營學者又將如何建構搶奪中國南海領土主權的論點?

  本期“智庫思考”欄目刊發了《台灣民眾國家認同:建構、解構與重構》一文,作者明庭權(武漢行政學院政治與哲
學教研部主任,博士,教授)認為,根據國家認同理論,一是國家認同對於民族國家的存續發展至關重要,二是國家認同是動態變化的,甚至可以被重新塑造。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在歷代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轄和長期的兩岸交流中,台灣人民牢固建構起了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和對祖國大陸的認同。台灣問題產生70 多年以來,受島內、兩岸和國際等多重因素影響,當前台灣民眾國家認同正處於嚴重混亂狀態,千百年來對祖國大陸的歷史認同正被“文化台獨”所逐漸解構。有鑒於此,必須恢復和重構台灣民眾的正確國家認同,這是兩岸統一前應對“文化台獨”消極後果和統一後對台有效社會治理的必要前提和政治基礎。

  本期“思想者論壇”欄目刊發了中評智庫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主辦的“思想者論壇:中日邦交正常化半世紀的回顧與展望”全文實錄。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中國評論》2022年11月號,總第299期。

  中國評論月刊1998年在香港創刊,是目前唯一一份兩岸都特許公開銷售的智庫學術雜誌,以“溝通兩岸、融匯中華”為宗旨,以完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理論為己任,以推動香港"一國兩制"理論創新為內涵,以命運共同體思維重構中美及東亞安全理論體系為特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