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月刊:台灣核能利用爭議的未來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4-02-26 00:02:17  


 
  (一)能源轉型失敗引發民怨

  台灣能源供給自主性差,能源儲備能力不足,加上民進黨當局以意識形態指導能源轉型,強行推動“2025非核家園”,台灣電力系統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顯著增多,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已日益凸顯〔13〕。一是大斷電頻發。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2017年8月15日、2021年5月13及17日、2022年3月3日已爆發四次全台性大停電,南北電力不均、“南電北送”模式未有明顯改變,台灣民眾及內外資企業均對民進黨能源政策表達不滿。台灣工總、商總等工商團體多次呼籲民進黨當局勿以意識形態制定能源政策,謹防陷入長期化結構性大缺電〔14〕。2023年6月,台灣美國商會發布的“2023台灣白皮書”中稱,台灣當局逐步“廢核”後,雖力求大幅調整能源結構,但進度遠遠落後,電力短缺危機持續凸顯,影響外商在台生產運營與投資意願〔15〕。二是再生能源發電20%占比目標跳票,企業減碳壓力大。2022年1月,台灣當局經濟事務主管部門稱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由原先設定的20%目標下修為15.2%,主因經濟發展帶動用電需求大增,分母變大導致再生能源占比降低〔16〕。若2025年台灣核電全部退役、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僅15%,屆時火力發電占比逾八成,與國際淨零碳排目標相違背。且台灣有限的綠電多被台積電等大企業搶走,中小企業根本無綠電可用。歐盟已於2023年10月開徵碳邊境稅,勢必衝擊台灣高耗能產品的外銷競爭力,甚至可能出現產業外移、空洞化風險。三是電價調漲,墊高企業成本。2022年俄烏衝突後國際能源價格大漲,台灣約98%能源供應依賴進口,然而電價並未反映成本,2022年台電虧損達到歷史新高的2675億元。民進黨當局被迫於2022年7月、2023年4月連續調漲電價。台灣非金屬礦物製品製造、電子零組件、紡織、造紙、化工、基本金屬製造等高耗能產業電費占營業支出比重約3%-3.6%,連續兩次電價上漲使電費占比增加0.7%-1.2%。對於眾多毛利率不到10%的中小企業而言,電費就吃掉毛利約2到3%,再加上高通脹衝擊,對企業營運造成較大負面影響〔17〕。四是能源轉型失敗後遺症顯現。民進黨在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缺乏科學規劃與評估,衍生出綠電蟑螂、官商勾結、大量犧牲農地、漁獲持續減少、生態環境遭損、熱島效應影響氣候等後遺症,從社會治安、能源及糧食安全等多個層面影響民眾的生存環境與台灣未來發展。

  (二)國際上已形成核電延役保供電風潮

  美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推動核電廠運行許可證延期更新和老化管理,卡爾弗特懸崖(Calvert Cliffs)核電站1998年提出執照延期申請,2000年3月獲美國核管會(NRC)核准,開啟美國核電廠延期許可先例。2021年美國通過的“基礎設施投資法案”,專列60億美元用於現有核電廠延役及先進核能技術研發。俄烏衝突爆發後,全球能源危機凸顯,美、法、日等發達經濟體優化核電安全審查流程,快速核准核電廠延期服役。美國加州魔鬼谷核電廠(Diablo Canyon Power Plant)原計劃2025年退役,但近年極端氣候及災害導致加州電力系統大亂、頻繁停電,被迫於2022年9月申請延役到2030年。依照美國規定,核電廠延役計劃審查核准至少需要2年,但美國核管會(NRC)於2023年3月就核准申請,同時要求提交延役20年規劃,等同審查與運轉同時進行。與台灣同屬孤島型能源系統的日本,認為建立對國際環境變化等外部因素具有抵抗力的能源供給結構、避免過度依賴化石能源極為重要,於2023年5月修法允許在安全前提下,可延長核電廠運轉年限超過60年〔18〕。就台灣而言,截至2023年6月,台灣僅有第三核電廠運轉發電中,核一、二廠依計劃辦理退役,第四核電廠核燃料棒已於2021年3月28日前全部運回美國(表1)。依照台灣“核子反應器設施運轉執照申請審核辦法”規定,核電機組延役申請至少要在運轉執照到期的5年前送件。以“核三”為例,2025年執照到期,最遲2020年須提出申請。台灣核電廠全部按照美國標準建造與運營,比照加州魔鬼谷核電廠延期服役,最快半年時間就可通過審查〔19〕。台灣民調結果也顯示,若綠電發展不順,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約63.7%受訪民眾同意恢復核電;若台灣發生缺電,約47.9%受訪民眾表示會影響2024年“大選”投票意願〔20〕。

  (表1:台灣核電廠運營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