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施政 要準確把握社會脈搏

http://www.CRNTT.com   2009-02-03 10:37:49  


 
  從2008年5月委任首批副局長和政治助理以來,特區政府的一系列公共政策行為幾乎都無法獲得香港社會普遍支持,關鍵也在於特區政府沒有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 

  什麼是香港社會的脈搏?以對於“一國兩制”的理解和實踐為“綱領”來分析,可以概述為:香港社會越來越普遍地認同和支持經濟講“一國”,亦即認同香港經濟必須與國家主體經濟一體化,同時,越來越普遍地認真深入思考政治“兩制”如何與經濟“一國”相協調。換言之,大趨勢是朝著認同和支持經濟政治均必須以“一國”為前提和基礎的方向、目標前進,而思想、情感和心理的矛盾甚至折磨依然存在。 

  如果不承認上述大趨勢,就無法理解特區政府以為副局長、政治助理可以擁有外國籍或外國居留權,而香港社會主流民意卻不予認同的重要差異;就無法理解特區政府推行所謂“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方案,而香港社會各界意見卻非常分歧,而且,反對者越來越眾的重要差異。 

             政策爭議折射的主流民意 

  同樣,如果看不到大趨勢雖然愈益分明,但是,思想、情感和心理的矛盾甚至折磨依然存在,也就無法理解在反對所謂“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方案的各種意見中,佔主流的是技術層面的意見和關於個人、家庭利益的考慮,從香港人心回歸、全面準確落實《基本法》第九條關於特區正式語言的規定等角度來提出批評者,仍屬少數之重要差異。 

  回顧香港回歸祖國至今近12年的歷史,目前香港政治形勢可以說是最錯綜複雜。在第四屆立法會中,各黨派關係既分明又混沌;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的關係是空前地鬆散;特區政府的管治急速弱化,施政顧此失彼或自相矛盾;歸結起來,都是反映或者折射根本一點:香港社會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和實踐正進入由經濟講“一國”政治講“兩制”向著認同“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的目標轉變的最後關頭。在這一關頭,思想、情感、心理的矛盾甚至折磨是不可避免的,言論和行為的搖擺甚至反覆是不可避免的。香港政治在這一關頭滯留多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特區政府是否或者能否站在這一歷史轉變的前面,引領香港社會克服轉變遇到的困難。 

  毋需贅言,特區政府必須首先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才能擔當領袖角色。如果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在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甚至折磨甚於公眾,那麼,首先使自己從那樣的矛盾或折磨中走出來,乃是正確制定和推行公共政策的先決條件。 

  己丑年正月初二香港車公廟的“下籤”如果值得大家—無論信眾還是非信眾—都重視的話,那麼,特區政府能否盡快準確把握香港社會脈搏就是最值得大家關注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