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脫離了選民的人大代表啥也不是

http://www.CRNTT.com   2009-02-09 11:57:41  


來自江蘇省各地的省人大代表彙聚南京,出席大會,行使權力。
  中評社北京2月9日訊/中國每年一度的“兩會”召開在即,南方網今天載文“脫離了選民的人大代表啥也不是”,文章說,人大代表中普遍存在脫離選民的現象;代表和選民的關係是魚水關係,魚兒離開了水不能生存,無視選民存在的代表,充其量是些偽人大代表。全文如下:

  兩會前夕,對國家如何治理的建議,選民希望通過代表們提交審議。中國政法大學何兵老師尋遍網絡,找不到“我的代表”!他寫了一篇《我的代表在哪裡?》的博文,建議各級人大在其官方網站上給每個代表設置一個網頁,公開代表信息,接受選民的建議,從而打通選民與代表之間的聯繫通道。

  “我的代表在哪裡?”這質樸的一問,問出了許多選民的困惑。何先生的建議是代表在網上現身。這樣的設想,在互聯網時代,不能說沒有道理。十一屆全國人大的代表,總數接近3000人。這個數字,讓每個選民隨時可以目睹代表的風采,顯然不大現實。如果代表們網上有各自的“一畝三分地”,可以自己在這上面采風,也方便選民到這裡“交公糧”,當然很是不錯。

  代表在網上現身,不過是代表履行其職責的一個渠道。何文反映出的問題是,人大代表中普遍存在脫離選民的現象。人大代表可以被看做准政治家,政治家需要有自己的智慧。不過,這樣的“政治家”是領袖式的政治家,人大代表中像這樣出類拔萃的政治家越多當然越好,不過,人大代表從制度的設置上,其宗旨在於集納選民之智慧,觀察社會的變化,提出自己的政治建言。這就需要人大代表們首先做好民情采風工作,主動聆聽民聲,匯集民情,抓住主要矛盾,兼顧次要矛盾。實現這個目標,要求人大代表必須深入到基層,了解選民的生活和呼聲,而不是以閉門造車的形式自我製造議案。這不是否定人大代表的智商和思維的能動性,而是人大代表首先代表的是別人,個人的洞見可以優先表達,卻不能以個人洞見取代對民聲的歸納和提煉,因為後者是人大代表脫離選民的寫照。脫離了選民的代表,也就一文不值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