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郎咸平:接過美國人的信用卡?

http://www.CRNTT.com   2009-02-12 08:51:04  


美國消費泡沫破滅後,中國産能過剩問題將更加突出。
  中評社北京2月12日訊/此間和訊網2月10日登載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經濟學家郎咸平的文章“接過美國人的信用卡?”,文章認爲,美國消費泡沫破滅後,中國産能過剩問題將更加突出,把美國人的信用卡拿給中國人,讓中國人負債去消費,是一個大膽且充滿風險的建議。全文如下:

  最近看到一篇非常好的文章,《紐約時報》刊登了托馬斯•弗裏德曼的一篇專欄,標題是《中國是救世主嗎?不,他不是》。這篇文章最可愛的地方是它一開頭就講了一句話,非常具有啓發性,那就是他呼籲美國人把信用卡都丟掉,然後給誰呢?給中國人去消費。 

  弗裏德曼在文章中提出“中美共同體”的說法,他說:正是由于中國願意用其對美國的出口所得,持續持有美元和美國短期國債,美國才能一直實行低利率政策。這樣,美國人便有了所需之資,可以持續購買源于中國的貨物,幷且可以在美國添置房産。接著,美國人以其住宅作爲抵押,向銀行貸款,這樣便可以進一步消費。這正是美國人在收入未見顯著增長的情况下,財富却不斷攀升的原因之一。 

  可是當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的失業率不斷攀升,美國人成爲“世界歷史上負債情况最嚴重的消費者”,他們再也沒有能力購買如此衆多的中國商品。爲了擺脫當前這場危機,美國人需要增加儲蓄與投資,减少消費,拋弃持有的大多數信用卡。 

  文章又說,當美國人這樣做時,中國方面需要接受這些被擯弃的信用卡,幷將其分發給它自己的人民。只有這樣,中國人才有能力購買更多的中國商品,才有能力從其餘世界進口更多的貨物。可以說這篇文章描述了中美兩國如今的經濟困境,將中美經濟緊密捆綁在一起了,信用卡代表了美國的消費模式,那麽中國人到底應不應該接過美國人的信用卡,用美國的消費模式來增加消費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