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農民工問題嚴峻化 是危更是機

http://www.CRNTT.com   2009-02-17 09:28:42  


 
  在農業剩餘勞動力流向城市的過程或者城市化過程中,中國的戶口制度本來可以扮演一個積極的作用,就是說,這個既定制度使得政府可以有計劃地來推進城市化,從而避免一些國家盲目的人口流動。

  如墨西哥和印度等國家,因為政府沒有能力控制人口流動,大量人口進入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從而造成了城市貧民窟。在那裡,儘管農民進了城,但他們的權利也同樣得不到保障。

  可惜的是,中國的制度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因為各級政府本來就沒有意識和政策來消化農業人口,戶籍制度是被用來維持和鞏固現存制度。

  農村本身的問題尤其是這些年來成為政府重點的“三農問題”的解決最終也是依賴於農村人口的減少。例如去年提出的“土地流轉”政策。

  如果農業人口不能減少,土地如何流轉?土地流轉的核心並不是土地本身,當城市沒有能力吸收消化農業人口的時候,土地如何流轉?只有當多數農民流轉出去之後,土地才能流轉。

  從政治上說,在城市能够吸收足够多的農民工之前,土地流轉會是很危險的。另一方面,也只有到了大部分農業人口流出去之後,農業本身的工業化才有可能,剩餘的農業人口也就有機會通過規模生產提高生活水準。

人口過度分散談不上品質服務

  農民工問題如何解決更關乎於中國政府改革的方向。通過這些年的實踐,中國政府改革的方向應當已經明確,那就是政府必須負責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務,即服務型政府。

  但任何公共服務,如果是要可持續的,就必須具有一定的規模。公共服務如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學校、娛樂等等的提供必須有足够多的人口。

  例如一個數百人甚至數千人的鄉鎮很難提供高質量的醫療、學校教育服務或者維持一個電影院,但一個數十萬人的中等城市就可以。沒有達到一定的人口,公共服務就不可持續。因此歷史地看,服務也一般發生在城市。中國政府如果要轉變成服務型政府就必須包括農村人口。

  但是要對過度分散的農村人口提供品質服務並不現實,因為成本極高,很難維持。這就需要通過城市化來進行。就是說,政府可以結合城市化,通過農村人口的城市化來達到本身的轉型。

  自然,如果能够把廣大的農村人口納入公共服務範疇,政府更可以獲得巨大的政治支持力量。

  叢這些方面來看,儘管農民工問題的出現和嚴峻化在眼前來說給政府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但從長遠來看,這不是一個負擔,而是一個巨大的契機。如何把壓力轉變成契機一是取決於領導層有關中國發展的大思路,二是取決於如何來制定有效的措施並加以落實。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