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作家大陸“深耕” 尋找寫作的彼岸

http://www.CRNTT.com   2009-05-17 10:32:30  


何厚華的《現在就是人生》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訊/上世紀70年代,余光中在台灣寫道:“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自1987年“探親潮”打破海峽兩岸的長期隔絕狀態後,台灣作家紛紛來“大陸這一頭”探親或采風,還有一些作家甚至開始“深耕”大陸,試圖為自己尋找寫作的彼岸。

  在高雄左營眷村中長大的女作家郜瑩,1989年第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當時,郜瑩已是台灣傳播媒體界重要獎項“金鐘獎”的得主,但她卻選擇了“一切從零開始”。

  耗費20載光陰,郜瑩只身走訪了大陸50多個少數民族,用細膩的筆觸向台灣讀者介紹“神奇的大陸”。她說:“現在回想起來,吸引我的其實不是地點,而是當地的人情,整個旅程是一個洗滌心靈的過程。”

  郜瑩說,她在大陸最初接觸的少數民族,是居住在海南的黎族和苗族。她回憶說:“我走進海南的一些村落,當地居民大多第一次看到台灣人,有些老人家用奇怪的神情看著我,簡直把我當成了大熊貓。”

  “大陸少數民族的淳樸,讓我相信人間依然有真愛。”郜瑩回台後,先後寫下了《行走在美麗的最深處》《新疆的太陽不睡覺》等散文集。

  2002年,跟隨女兒報考上海中醫藥大學的腳步,郜瑩選擇安家上海。在這裡,郜瑩完成了個人文學生涯的一次“蛻變”——變成了“郜媽”。她說,“郜媽”是“告訴媽媽”的諧音,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她想和大陸的媽媽們分享“育兒心經”。

  “郜媽”是個勤勞更新文章的博主,她的網上“粉絲”數以萬計,大部分是大陸女性。積少成多,記錄郜瑩有關家庭倫理的最新文集《巧媽咪New一下》已在大陸出版。

  在郜瑩眼裡,上海是一座熱鬧的城市,但她自己更習慣深居簡出。她說:“希望借文字向外界傳遞溫暖和愛,也以此鼓勵台灣民眾用包容的心態看大陸。”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