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陳志武:中國未來還是要靠出口

http://www.CRNTT.com   2009-06-02 17:01:40  


盡管目前出口拉動的模式已經幾乎走到頭了,但制度安排決定了中國未來還是要靠出口。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人們很熟悉的一個事實是:中國儲蓄率很高,但其實并不是民間的儲蓄率高。中國民間儲蓄率水平跟東南亞其他國家差不多,這些年儲蓄率的增長主要靠政府和企業儲蓄。尤其是國有企業的儲蓄,近年來增長很快,這是因為絕大多數國企的利潤沒有分紅和上繳,他們把賺的錢留下來做投資,投資之外的資金存在銀行。而這些企業所進行的投資,帶來產能的持續增長。

  南方都市報發表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文章表示,盡管目前出口拉動的模式已經幾乎走到頭了,但制度安排決定了中國未來還是要靠出口。而且,美國采取了這些經濟刺激措施以後,中國的制造業也可能較快地受益。從3月份到4月份,美國消費者的信心指數翻了50%,這對於中國的出口行業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和積極的變化。如果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的趨勢再繼續幾個月,中國出口企業的訂單也會相應增加。但倘若由此放棄改革,延續出口依賴的經濟模式,是得不償失的。

  現在危機沒有完全結束,很多人都在討論新的凱恩斯主義抬頭,美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制度終結之類的話題。其實,這種言論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已經出現過,而且比現在還更有挑戰性。上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蘇聯和美國搞競賽,一邊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大蕭條,另一邊則是蘇聯高速的經濟增長,對市場經濟的挑戰性言論顯得更加有說服力,以至於從那以後,很多國家都爭先恐後地進行了社會主義和國有經濟的發展;但到了70年代,由於國有企業的虧損,很多國家都出現了財政危機;80年代,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進行了私有化改革,逆轉了二戰以來的一系列集體化、國有經濟發展的舉措。

  文章認為,中國過去30年之所以有這樣快速的經濟增長,恰恰是市場化改革的結果。過去的30年,中國本身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了很多,政府盡量地把經濟事務交給市場。市場化進程才是中國過去30年增長的一個根本原因和推動力。既然中國的經濟崛起靠的是市場化改革,為什麼今天我們反而說市場不靈了,政府應該更多地幹預呢?難道我們要逆轉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這恰恰說明這些人對於中國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并不理解。市場化改革和全球化開放給中國帶來的變化如此之大,增長如此之快,以至於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背後的原因,也照樣可以享受到市場經濟的好處。這本身就說明市場化是多麼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