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企業應重社會責任 香港需關注

http://www.CRNTT.com   2009-06-07 10:15:20  


缺乏社會責任的企業很難成爲長期發展的企業
  中評社香港6月7日訊/《大公報》今天登出東方淳的文章“企業應重社會責任”。文章認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其中有最重要的三方面:一是資方能否與勞方保持良好溝通關係,令勞方意見得到抒發,並積極作出回應。二是企業管理透明度是否足夠,下情上達或上情下傳能否暢通無阻。三是勞資雙方的信任程度,勞方對資方的信任程度越高,說明勞資雙方合作程度越高。”文章内容如下:

  自從統計處公布了2-4月份失業率又攀升之後,社會的主流看法認為未來兩三季失業率還會持續上升,雖然金融市道近期不錯,但過急升幅已顯示存在著泡沫危險,此其一;甲型流感衝擊波還未消散,受影響行業繼續處於消沉狀況,牽制失業率難以下降,此其二。兩者的發展如果繼續處於這樣的境況,社會對失業率上升的負面情緒必然難以降溫,直接衝擊就是就業繼續處於弱勢狀態。 

  中小企業是香港就業的主要載體,在經濟低潮、金融海嘯衝擊嚴重的時候,社會不斷發出支持中小企業的信息,但有一個現象卻被掩蓋,它就是企業應負的社會責任問題。在香港眾多中小企業之中,難免存在害群之馬,這些害群之馬視兩方面利益為追求目標,一是不擇手段套取最高利潤,二是最大限度利用社會資源。正如俗話所說:“一粒老鼠屎可以壞一鍋粥。”這些無視社會責任的企業在競爭激烈環境中的巧取豪奪做法,必然影響一些本來希望盡社會責任的企業加入套取高利潤行列,形成一種不健康的競爭局面。

           肆意炒人 市民反感 

  民建聯最近就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作了問卷調查,得出的結果與上述看法接近,受訪市民認為在香港營商的企業必須自覺認識對社會負有一種無可推卸的責任,並由此營造良好的企業道德,達到既令社會得益,又增強對外競爭力。民建聯是項問卷調查還發現,市民對企業的整體看法偏於負面,相信與第一季度開始失業率上升不無關係,受到失業衝擊的市民不乏處身營運真的出現極大問題的企業,其中的原因則不乏有企業不為員工著眼,只從利潤著眼,甚至把算盤打在保持原來高利潤上,從不想承擔社會責任這回事。 

  看一看市民對這些不負責任企業的態度,就不難發現目前香港經濟困境下的民心傾向,也提醒政府應從過往不斷催谷支持中小企業的聲勢中,應及時看到企業中存在的不良傾向,並採取相應措施加以糾正。接受民建聯問卷調查的市民提出了兩方面需要關注的問題:第一,企業如何對待裁員、薪酬及待遇、照顧小股東這三方面,應該視作評估是否負責任的準則。第二,企業對產品質量及服務收費的合理程度,以及在市民評價中是奸商行為還是負責任行為應作為一把量度標尺。 

  在目前的社會情緒下,有一半以上市民對企業社會負責任投下最低評分毫不奇怪,企業能否在調查結果出街之後作出認真檢討才最重要,願不願意與市民共渡時艱,企業應首先考慮不可堅持原來的利潤要求,並將之調整到與目前經濟狀況相近。如果能夠突破這個關口,相信對抑制失業率攀升有良好作用,從而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