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港人應知內地“經濟規劃”

http://www.CRNTT.com   2009-06-15 11:52:36  


香港若繼續置身“規劃”之外,很可能被邊緣化。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訊/城大副教授曾淵滄博士今天在《大公報》發表文章“港人應知內地經濟規劃”。作者表示:“‘一國兩制’的意義不是說香港應該不理不知內地的經濟規劃,香港特區政府、香港人民、商人都應該參與全國的‘十二五’經濟規劃,為‘十二五’經濟規劃發表意見。多做宣傳,讓香港商人、投資者認識‘十二五’規劃是重要的。”文章内容如下:

  不論是英國殖民管治時代的香港,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的香港特區,香港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國內地影響的。

  從100多年前,英國人到香港來,租借香港,目的就是與中國內地通商。當時,香港唯一的價值就是貿易,當時的香港人中最高級的、懂英文的便為英國人當買辦、當翻譯;最基層者便當苦力,在碼頭搬貨。

  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後,遭西方世界封鎖,香港就成了中國內地對外的窗口,當中間人以謀生。海峽兩岸的非正式通商也全靠香港。之後,是上海工業家在香港開始設工廠的時代。為了防止共產主義向外擴散,美國政府決定讓東南亞(包括香港)的地區免稅出口貨物到美國,這樣做是在經濟上幫助東南亞。因為美國政府相信貧窮等同共產主義。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貿易不斷發展,就開始成為世界輕工業中心、亞洲四小龍之一。

            兩地向來息息相關

  一九七八年中國決定走改革開放道路之後,第一批到中國內地投資的海外商人就是香港人。香港的工業基礎使到香港人能進入內地發展工業,香港的小工業家就一下子壯大起來。為支持工業北上而發展起來的服務業也促使香港經濟全面轉型,這時香港變得更加富有。

  今日中國內地的工業已經起飛,各種各樣為支持工業的服務業也有相當的規模,香港又得面臨新挑戰。

  內地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半自由市場半計劃經濟,中央政策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大。香港在港英時代很自然地並不理會中國內地政府的經濟規劃,香港商人自己尋找商機,成功者成為富豪,餘者自生自滅。

  香港回歸之後的初期,在“一國兩制”之下,特區政府也盡量少涉及中央政府的經濟規劃,對中央政府的五年規劃一無所知。這種情況持續至2006年中央公布“十一五”規劃後,香港人才發現中央的“十一五”規劃原來已經包括香港在內。

  “十一五”規劃對香港的經濟著墨不多,基本上中央認為香港是個全自由經濟的地區。但是,大型基建,特別是跨境基建,不可能沒有規劃,因而出現當中央規劃了全國高鐵建設時,而香港卻全無跟進的現象,等到近日才匆匆研究如何在香港建高鐵至深圳以配合全國的高鐵系統。

  現在,中央政府已經開始為2011年至2015年的“十二五”規劃做準備工作。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