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國企利益集團化 妨礙共同富裕

http://www.CRNTT.com   2009-11-01 10:29:57  


國企為全民所有,利益也應由全民分享。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訊/國資委研究局官員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民分享改革發展的紅利,目前最重要的途徑有三條。第一就是國有資本收益。目前國資預算制度剛剛建立,將來我們要繼續推動國資預算制度的完善,在有利於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提高分紅比例,進而使全國人民都能更直接地分享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福利。其二是社保基金轉持國有股。截至9月8日,國資委按照四部委聯合發布的《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已對43家無疑義、產權清晰的國有股東,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出具了實施追溯劃轉的通知,共劃轉國有股28.66億股,按照9月8日當天的收盤價計算的市值為280億元。其三,國有企業的發展從根本上促進了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2008年,全國國有企業(非金融)總資產達到42.55萬億元,淨資產17.07萬億元,平均每個中國公民都擁有1.29萬元。而且這些都是優良資產,多數都在上市公司,很容易變現。

  證券時報發表安邦咨詢公司分析師陳和午文章表示,公民如何分享國有企業的利益?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而上面所說的公民分享紅利的三個途徑都很令人懷疑!從理論上講,國企的真正所有者是全體人民,但現實情況是,國企現在已經變身為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而且這種利益集團化傾向越來越明顯。要分紅,就要進行利益的再分配。目前除了少量分紅上繳國家之外,絕大多數紅利還是在國企利益集團內部控制,而要向公眾分紅顯然是一種遙遠的奢望。不管是“購房門”故事,還是“天價吊燈”事件,無不表明國企利益的內部化規則。

  文章分析,首先,國有資本收益如何讓全國人民直接分享呢?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絕大多數國有企業就從來沒有向老百姓和國家分過紅,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07年《國務院關於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的正式公布,但還只是上繳國家,且僅僅是10%的比例,90%的利潤仍是“躲貓貓”的。強勢的政府拿點錢走尚且如此之難,何況弱小的老百姓呢。

  其次,關於社保基金。雖說社保基金轉持國有股對公眾來說確實是好消息,因為長期“很差錢”的社保基金終於有了穩定的資金來源。但社保基金是任何一個企業都應該參與的,國企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民企也是社保基金的重要貢獻者。況且,社保基金中還有一部分是老百姓自己的錢,國企分紅的作用也就當然不能太高估了。其實,相對於龐大的國資來說,社保基金從國企獲得的利益簡直就是冰山一角。

  第三,國企如何從根本上促進了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這是國企應該實現的目標,而不是它已經做到的事。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個目標仍很遙遠。在中國經濟強勁復甦的背後,掌握了資源,享受了政策的國企卻是高亢前行,而民營企業卻被不斷擠壓,“國進民退”現象有增無減。現在都說中國儲蓄率太高、消費率太低,而這背後並非居民的儲蓄率太高,而是企業的儲蓄率太高,而企業儲蓄率太高,又是因為國企利潤的連年高漲卻不分紅造成的。從現實情況看,國企(尤其是大型壟斷國企)作為一個特殊利益集團,依靠特殊政策和資源,不斷擴大自己的特殊利益,它們不但沒有促進社會公平和共同富裕,反而加大了社會不公平和貧富差異!

  文章指出,民眾本應是國企分紅的最大受惠者。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也曾經說過,國有企業是國家的,是人民的,它所獲得的盈利都是為人民謀利益的。不過,在現實中公民分享改革發展紅利至今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突破。而在相當程度上,國企已經演變成一類特殊利益團體,且這種利益集團化傾向正在不斷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