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吵鬧“雙普選” 反對派到底為何

http://www.CRNTT.com   2009-11-27 14:10:11  


對英皇委派港督的專制殖民統治俯首貼耳,奢談普選頗爲可笑。
  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訊/百家戰略智庫理事蒯轍元今天在《文匯報》發表文章“反對派為何急爭‘雙普選’?”作者認為:“反對派名義上為香港民意代言,實為外國勢力代言,旨在復辟奪權。”反問:“反對派口口聲聲要為港人爭‘雙普選’,但為什麼香港回歸祖國以前,他們為何從未想過提過為港人爭‘雙普選’,反而對英皇委派港督的殖民統治,俯首貼耳、卑躬屈膝,對港督獨裁專制的殖民管治,馬首是瞻、奴顏媚骨。”文章內容如下:

  香港特區政府公佈2012年特首和立法會選舉方法諮詢文件,其中有政府傾向的方案,廣泛徵詢民意,以期集思廣益,形成共識,循序漸進,為香港2017年特首普選和2020年立法會普選鋪平道路,打下堅實基礎。這是向普選目標邁出的一大步,意義重大。相對於2005年政改方案而言,此次方案顯然具有更加開放、更加前衛、更加進步、更加民主的精神和價值。 

  特區政府的諮詢方案一公佈,既得到了廣大市民相當的認同和歡迎,也遭到反對派偏激的抗議和反對。反對派猛力攻擊特區政府的諮詢方案是“民主的倒退”,聲稱要“推倒骨牌”,揚言要在明年元旦舉行“大遊行”進行抵制和抗議,發誓要推翻“欽點特首和功能組別”兩座阻擋民主的“大山”,重彈特首和立法會提前“雙普選”的老調,甚至竟然要求特首安排“泛民派”議員上京同中央談判,表達“訴求”,迫不及待地強求要在2012年進行“雙普選”。 

                  反對派反對政改方案已無理由 

  反對派的反對聲浪一浪高過一浪,似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烏雲壓城城欲摧”之勢。其實,這不過是反對派在新形勢下虛張聲勢而已。當然,也切不可對此掉以輕心,一定要百倍警惕反對派打民主旗號,蠱惑人心,混淆是非,製造對立,阻礙香港的民主進程,攪亂香港的社會穩定;一定要針鋒相對,揭穿其妄圖“改朝換代”的政治野心,維護香港“一國兩制”下的繁榮和穩定。 

  眾所周知,反對派議員在2005年捆綁否決了特區政府的政改建議方案,其理由有兩點,一是無普選時間表,二是委任區議員角色問題。而此次特區政府公佈的政改諮詢方案中,反對派所堅持的兩項政治訴求已完全解決。首先,全國人大已於2007年作出了2017年可普選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之後可普選立法會的決定,為特區政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確立了目標,提出了普選時間表。因此,現已根本不存在反對派所謂無普選時間表的問題。其二,特區政府的諮詢方案已明確表示,委任區議員不參與選舉與被選。顯然,中央和特區政府為了政制不再原地踏步,已經拿出了極大誠意,以利化解同反對派的爭執,做出了前瞻性妥協。反對派關於政制的兩項訴求已得到了滿足,卻仍舊大張旗鼓地抵制和反對,只能說是別有用心。人們不禁要問反對派究竟是為何為誰急爭“雙普選”呢? 

                    反對派急欲“改朝換代” 

  反對派對特區政府的所言所行、所作所為幾乎都一概反對。因此,有輿論認為反對派是“為反對而反對”。其實,這不過是為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政治操弄手段而已。反對派名義上為香港民意代言,實為外國勢力代言,旨在復辟奪權。在港英殖民統治壽終正寢後,香港回歸祖國,改天換地,時代大變了,反對派若明火執仗地反中國、搞復辟,當然是行不通的。於是扯起“民主”大旗,以搞“雙普選”為名,行竊權之實。早在2001年1月,反對派中的急先鋒們就按捺不住,公開叫嚷“我們被《基本法》拖民主的後腿”,發誓要“藉選舉選擇政府和改朝換代”。這是多麼赤裸的政治宣戰。作為政客的李柱銘就說得委婉一點,要“變革制度才能解決問題”。也就是說,唯如此才能達至“香港獨立”並加入英聯邦,以復辟殖民統治的目的。由此可見,反對派就是保皇派。 

  反對派口口聲聲要為港人爭“雙普選”,但為什麼香港回歸祖國以前,他們為何從未想過提過為港人爭“雙普選”,反而對英皇委派港督的殖民統治,俯首貼耳、卑躬屈膝,對港督獨裁專制的殖民管治,馬首是瞻、奴顏媚骨。說穿了,反對派打著“民主”的幌子,為港人爭“雙普選”,不過是為欺世盜名而已。實質上,是為他們自己爭選票、爭利益、爭權力。尤其要戳穿反對派急於爭“雙普選”,首先拿選舉制度、“普選”進程開刀,是為達到他們“變革制度才能解決問題”的“改朝換代”目的。因此,不可小覷反對派打“普選”牌同特區政府、中央政府叫板的政治目的和政治手法。 

  反對派為奪權,搞“港獨”,特別擅長煽動群眾,操弄集會抗議、遊行示威的街頭運動,造聲勢,騙選票。這與台灣民進黨如出一轍,不知是否得到了台灣民進黨的真傳,還是原本就是一丘之貉?的確,反對派打“民主”旗號反民主,橫行霸道,恣意妄為,分裂國家的行徑,同台灣民進黨並無本質區別,所不同的是兩岸尚未統一,而香港已回歸祖國12年了,政治社會環境有所不同,自然政治策略也有所不同而已。 

                    興風作浪不得人心 

  雖然,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但絕對不可能也不允許不要“一國”只要“兩制”。“一國兩制”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既開放又民主的襟懷和氣度。而《基本法》和全國人大決定,充分體現了對香港循序漸進實行普選的政制民主改革的關懷和安排,體現了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民主精神。反對派居然高分貝叫囂要求同中央談判,推倒“欽點特首和功能組別”兩座大山,真可謂既用心險惡,混淆視聽,又狂妄至極,自不量力。《基本法》規定特區行政長官是在當地通過協商或選舉產生,然後呈報中央批准任命。第一,這里根本不存在特首由中央“欽點”的問題。第二,通過特區當地協商或選舉產生的特首,由中央批准任命,這是中央行使國家主權的法定程序,是由憲法和《基本法》所規定的,是中央代表13億人民包括香港700萬人民在內集中行使民主權利的體現。這是任何人反對不了也改變不了的。反對派就此向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興師問罪,只能咎由自取。 

  反對派應該牢記和吸取2005年在立法會捆綁否決政制改革方案的教訓,不可重蹈覆轍。那次已經弄得裡外不是人,既失民心,又失大勢。奉勸反對派正視現實,改變立場,不要再做“改朝換代”的白日夢了,老老實實做香港市民、中國公民,以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大局為重,這才是正道。如若此次又興風作浪,妄圖阻撓通過特區政府政制改革方案,必將在香港政壇被邊緣化,被港人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