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稻葵: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方略

http://www.CRNTT.com   2009-12-08 10:30:37  


 
                     “寬財政、緊貨幣”: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

  文章表示,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必須進行理論創新,才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經濟環境的變化。具體來說,財政政策必須發揮核心作用,並且執行“寬財政、緊貨幣”的基本政策取向。

  首先要明確,中國政府的公共財政狀況,縱向比是新中國60年來最好的,橫向比是各國之中最好的之一。為什麼這麼講?是因為中央政府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國有資產,其中包括已經上市的以及未上市的國有資產,還有中央政府能掌控的各種資源,包括土地、各種礦藏等等。保守估計,這兩部分將各占GDP的50%和40%。還有,不斷增長的貨幣發行本身就是一筆國家財富,可以稱之為鑄幣收入,一個衡量辦法是巨額外匯儲備刨除合理的1萬億美元部分,剩餘的1.3萬億美元即代表了這種財富,占到了GDP的30%。

  這樣,中央政府的資產至少相當於GDP的120%。而就其整體負債而言,包括養老金欠賬和內外債綜合,粗算的上限也就是GDP的80%。因此,從中長期看,中國中央政府財政運作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提出財政政策應該擔當結構調整的最主要任務,未來十年中國應該進行大財政規劃,中央政府要消除赤字恐懼,每年要形成一定的財政赤字,占GDP的3%~5%。未來十年,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宏觀政策取向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可以用“寬財政、緊貨幣”來概括總結。

  所謂“寬財政”,指的是,政府在結構調整過程中,在未來五到十年範圍內,需要保持比較寬鬆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求財政支出的增長速度超過GDP,而財政赤字在每年都保持在較高的水平。與此同時,積極通過國家財政資產負債表的調整,從長遠來彌補財政赤字所帶來的後果。

  具體政策措施上,寬財政可以通過直接補貼就業、改革個人所得稅徵收體系等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要知道居民消費比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就在於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在不斷下降;寬財政可以體現在綠色投資方面,對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進行一定的補貼,等等。

  所謂“緊貨幣”,就是適當收緊貨幣供給,以及由此來調控經濟中的信貸增長速度,通過這一方式來預防中國經濟的資產泡沫,與此同時,逐步放開資本賬戶的資金流動。

  為什麼要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當前中國經濟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中國經濟中貨幣量占GDP比重高達150%,這一畸高比例在全球都是最高的。不斷上漲的M2使得國家有財力有能力獲得鑄幣收入,以及通過這種方式向居民和企業借款彌補了財政的不足,但是這一基本格局卻為下階段中國經濟的發展和改革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如此之高的貨幣存量,已經驅動中國資產價格不斷攀升,超出了自身發展階段的支撐,也超越了發達國家的價格水平。這種國內資產高價格和國外較低資產價格的巨大落差,使得中國經濟成為一個巨大的“堰塞湖”,一旦處理不當就有可能短期內湧向境外市場,導致對中國經濟運行的巨大的衝擊。這就是當前中國金融改革不敢、不能迅速邁進的一個基本症結。

  因此,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的基本格局應該是逐步漸進式地收緊貨幣政策,適當地降低中國經濟貨幣存量占GDP的比重,通過這個方式來減少中國經濟與國外的落差。

  如何達到這一目的呢?除了傳統的加息、提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當然值得考慮以外,還要通過各種方式減少金融機構投機性投資的貨幣供給,如二套房的貸款;但更重要的,是要採取各種措施增加非銀行存款類資產的供給,比如股票、債券等等,力圖做實中國資產價格,減少中外資產價格落差,為中國經濟資本市場資本項目下的完全可兌換創造條件,逐漸地增加有序的資金外流,以調節中國大量資金淤積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