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預警“城鎮化建設” 路徑應該做減法

http://www.CRNTT.com   2010-01-04 10:21:31  


  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透露出來的信息,2010年推進城鎮化建設將是宏觀經濟政策的關鍵詞之一。

  《經濟參考報》刊登時評人溫克堅文章表示,推進中國農村的城鎮化建設,是中國經濟發展必須要走過的階段,也有利於提高各種市場要素的配置效率,是破除城鄉二元隔閡的重要通道,城鎮化建設實在是一項被耽擱太久的經濟發展戰略。不過,如何推進,由誰來推進這個進程,大有講究,必須進行分析。如果依靠傳統的政府主導,則很容易再次陷入權力政績工程陷阱,那非但不能解決農村衰敗的問題,反而誘使對農民的進一步剝奪,進一步扭曲現有的經濟社會結構,給社會秩序帶來重大隱患。

  文章指出,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越來越明顯。其中,對於農村發展起到最大抑製作用的,應該是戶籍制度。因為有了以控制社會流動為初衷的戶籍制度,那麼農民就被剝奪了很多參與資格,包括享受公共服務的平等資格,獲取經濟資源的平等資格等,這其中,農民在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一直以來嚴重滯後於城市居民。農民經濟境遇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勞動力的市場化,也就是在外務工來獲得收入。但是同樣受制於戶籍制度的歧視,農民工們無法在城市享受同等的經濟社會待遇。

  當然,簡單地講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通過財政的轉移支付,也許可以在某時某地掩蓋某些問題,但是這根本無法扭轉農村整體上的經濟社會落後的局面。

  文章稱,這回提到的推進城鎮化建設,方向上和以前諸多以“輸血”為特征的農村政策不一樣,給人們一些想象的空間。不過,城鎮化建設同樣歧路紛呈。在行政權力主導下,很可能演變為簡單的建城造鎮運動,用加法來快速推進,比如把小村合併成大村,把大村合併成城鎮,這是最容易操作的路徑,也是最容易出政績的路徑,但是這樣的做法,將是對農村和鄉鎮既有經濟社會關係的粗暴干涉,可以想象的是,這個過程中很多有價值的土地資源將成為權力的盛宴,農民利益被再次剝奪,這必然釀成新一輪災害。

  文章認為,城鎮化路徑應該是做減法,那就是減去捆綁在農民和農村身上的諸多體制性的束縛,尤其是戶籍制度。只有農民自身成為推動城鎮化進程的主體,只有農民擁有對資源的充分掌控能力之後,他們才知道以什麼樣的路徑,什麼樣的進度,來建造適宜他們居住的家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