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永年:中國改革的兩條政策思路

http://www.CRNTT.com   2010-02-02 10:30:59  


 
  也應當指出的是,GDP主義在很多方面已經成為經濟發展本身的阻力了。例如它已經成為中國產業升級的主要制度和意識障礙。產業升級的過程是痛苦的,需要做很多的調整。在調整時期,不見得每年都能保障所規定的GDP增長目標。但是因為各級官員的政績都是用GDP來衡量的,他們不會有任何動力去作調整產業方面的工作。相反,為了保障穩定的增長,他們會採用保護那些本來應當淘汰的落後產業。低層次的擴張式增長是地方官員最理性的做法。

第二種政策思路

  第二種政策思路就是通過社會政策的改革來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源。和第一種把社會商品化的思路相反,第二種思路就是要通過保護社會,建立消費社會取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當說明的是,這樣做並不是要回到原來的道路,把經濟和社會政策合二而一。相反,這要求明確確立社會政策,用健全的社會政策消除資本和市場經濟所產生的弊端的同時,確定新的經濟增長源。在這方面,目前中國社會存在著很大的認識偏頗。因為發生了金融危機,市場經濟受到批評和攻擊。極端者有否認市場經濟的味道。的確,如果市場監管不嚴,就會導致這樣那樣的危機。但市場經濟仍然是人類迄今為止最有效的追求財富改善人類生活的機制。

  通過確立社會政策機制、建立消費社會來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並不否認資本和市場。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房地產等等領域主要是社會政策。但要這些社會政策可持續,還必須要有經濟政策和市場來保障。就是說,這些首先應當是社會政策,在社會政策的構架內還必須實行有效的經濟和市場機制。經濟還是社會政策的基礎,沒有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不管怎樣的政府都難以達成社會政策的可持續性。

  自近代以來,資本和市場能夠在西方社會生存和發展,和其社會制度創新分不開。在討論西方制度創新的時候,人們往往放在經濟、技術和政治方面的創新。實際上,社會制度的創新也同樣重要。社會制度的創新主要表現在社會政策的確立。早期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也出現了無窮的弊端,才會出現馬克思的資本主義要自我滅亡的預言。但正是社會政策的確立,社會得到最基本的保護,資本和市場才逃避了馬克思所預言的命運。

  中國的資本和市場要生存和發展,保護社會是前提。在很大程度上,第二種政策思維實際上也已經存在,主要體現在“和諧社會”目標的提出。但在實際政策層面,很多政府行為仍然受GDP主義所驅動,從第一種政策思路到第二種思路的轉型還是困難重重。從歷史上看,在任何國家,作這樣的轉型都是很困難的,甚至是通過長期的社會運動甚至社會革命才達成的。但不管怎樣,GDP主義指導下的對社會的破壞必須得到扼制。如果社會一再被弱化,最高速的GDP最終也會變得毫無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