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需要有靈魂有創見有道德的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0-02-06 08:50:41  


中國未來發展需要有靈魂、有創見、有道德的經濟
  中評社北京2月6日電/在抗擊金融危機一周年、經濟出現V形反轉的時候,在兩會召開前夕、“十二五”規劃需要有大思路、新思路的關鍵節點,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就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調關鍵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見實效,並用37個“加快”,部署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八項重點工作。

  上海證券報發表評論文章分析,這種緊迫感從哪裡來,又將對未來的經濟走向與投資走向有哪些重大影響?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需要弄清楚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緊迫課題是什麼?概而言之,有三大難題:一是日益突出的環境與資源約束問題;二是日益突出的城鄉、地區、社會階層之間的二元差距問題;三是日益突出的自主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問題。這三個問題因一場金融危機而更突出,並急切期待著有所突破。

  可以說,經過近三十年的非均衡發展,中國經濟一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另一方面也積累了不少問題。現在迫切需要從非均衡發展向均衡發展轉變,從資源攫取型向環境友好型轉變,從學習模仿型或者“山寨”代工型向自主創新型轉變。總之,中國未來發展需要有靈魂、有創見、有道德的經濟。

  文章指出,為什麼要把靈魂與創見問題提出來呢?這跟中國經濟的未來動因與發展方式,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有關。前30年,中國走的是一條學習、吸收和消化國外先進技術與經驗的道路。這使中國用很短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走過的路。但模仿是容易的,要在經濟上自立,就需要有兩樣東西。

  一是靈魂,要從中華民族博大的文化傳統中尋找原創性發展基因。這個問題在今天尤為突出。舉個例子,電影《阿凡達》在中國賺了多少錢?這還不只是錢的問題,而是“軟實力”問題;二是創見,要在世界文化與科學前沿發出中國聲音,沒有自己的發明與創見是找不到位置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