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起義”定義清晰 豈容強辭奪理

http://www.CRNTT.com   2010-02-08 10:59:56  


 
 所以,爭論“起義”一辭已再無意義,公社兩黨其實都知道道理不在他們那邊,故在公佈“五區公投,全民起義”這句宣傳口號後,發現引發廣泛不滿,劣評如潮,於是便辯稱只是宣傳口號,並非大家慣常理解的意義,盡顯理屈詞窮的一面。 

  又或者讓我們重溫一下“起義”兩字的說法,便可知他們的辯解是如何蒼白無力。例如,社民連的季詩傑指“起義”兩字,解作“起來行動、成全公義”,“長毛”梁國雄則謂“起義”可解作“約埋做一件事,可以是一齊去投票”,公民黨的餘若薇則說“起義”的意思即“起來行動,爭取公義”,並連忙否認有使用武裝力量或推翻政權的意義。 

  由於“起義”的意思清楚不過,故自由黨決定不參加公社兩黨的所謂“五區公投,全民起義”補選,目的是不想助長這股歪風,我自然是大力支持黨方的決定。自由黨這個決定,當然令公社兩黨感到進退維穀,於是其黨友毛孟靜在報章專欄上,指名道姓批評我們率先宣佈不與他們玩這個“危險”遊戲,是向中央交心雲雲,更拉扯到我當年就廿三條立法請辭行政會議成員決定也是“起義”,可謂是徹頭徹尾的不知所謂,亂扯一通。 

主流民意反對“公投” 

  我必須鄭重澄清,不論是當年或是今天,我都是以香港的民意和利益為依歸,和設法在“一國”和“兩制”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當年的民意很清楚的表達希望推遲廿三條立法的意願,我和自由黨是順應民意作判斷,是想避免香港陷入一場空前的政治危機。 

  至於自由黨今天決定不參與補選,也絕對不存在中央明示或暗示的情況,而是因為多項民調都說明市民不支持“公投”及所謂“起義”,像樹仁大學的民意調查顯示,五成七市民表示反對所謂的“公投”運動,六成六市民不滿“全民起義”口號。而且,今日說“起義”,明天又怎知他們會玩甚麼花樣,把香港和中央政府處於怎樣的一個對立面,試問這樣對香港又何益之有?

  我想香港市民都是願意爭取更大的民主成份,但也絕不願意以激烈的行動來達到目的。事實上,從“泛民”其他成員,甚或公民黨的湯家驊也不認同所謂“公投”和“起義”行動,我認為已反映公社兩黨今次行動是不得民心,由辭去立法會議員職位而進行的補選,只會淪為一場浪費大量公帑的政治鬧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