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智利大地震的前前後後

http://www.CRNTT.com   2010-03-01 11:29:53  


 
  從客觀上,智利地震震級雖強,震源卻遠比海地要深(海底地殼表面以下59.4公里),震源越深,破壞烈度也就越小;從主觀上,智利歷史上多次遭受地震摧殘,首都聖地亞哥曾在1647年被地震滅城,此次受災最重的康賽普西翁歷史上曾6次被地震摧毀,其中5次在1570-1751年間,第六次則在1835年。60年大地震後,智利強化了建築規範,規定了更嚴格的建築物抗震標準,並督促施工企業認真完成,此次地震中,許多被破壞的房屋或壞而不倒,或倒而不全毀,給屋內人員以自救、互救的契機。正如《時代》雜誌所評論的,嚴格的建築規範及管理,挽救了眾多生命。

  深源地震雖然殺傷力差一些,但發生在海中的深源地震會造成海嘯,1960年的智力大地震,數米高的海浪一直拍到日本、中國台灣島東海岸,加上幾年前印度洋大海嘯餘悸未消,因此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此次在第一時間發布海嘯預警,從複活節島、塔希提島直到俄羅斯遠東地區,都迅速做了準備,其中美國加州太平洋沿岸的聖瑪特奧、蒙特雷和聖克魯斯海灘被關閉,夏威夷海嘯預警延續2小時並一度造成恐慌;日本則在當地時間周日上午發出預警,疏散了青森、岩手、宮城等縣沿海地區逾5萬居民;法屬波利尼西亞和塔西提將居民遷移到高地,關閉學校,封鎖大多數道路,以防萬一,先後有59個太平洋國家、地區發布海嘯預警。

  但正如《紐約每日新聞》報道所稱“殺手並沒有來”。傳說將遭受高達12英尺巨浪襲擊的波利尼西亞群島,第一波海潮高度據稱僅有36厘米,夏威夷被淹沒了一座公園,但建築物和人員均無損失;法屬波利尼西亞和新西蘭查塔姆群島被海嘯波及,但損失輕微;日本等國的海浪也遠遠低於預期。

  相對於狹窄且半封閉的北印度洋,太平洋更開闊,這一方面會減緩海嘯衝擊,另一方面也給各沿岸國家、島嶼更多反應時間,加上相關監測、預警機制更加健全、迅捷,使傷亡和損失減到較低水平。

  人們擔心的不僅是自然海嘯,智利是重要產銅國,地震後國際銅價會如何反應,會否因地震導致期銅市場的“海嘯”,同樣令人關注。據當地媒體報道,地震造成智利兩大銅礦山,隸屬於國營康代爾戈公司的厄爾特尼恩特和安迪納礦山停產,該公司旗下卡勒多尼冶煉廠停產,一些外資小型礦山和冶煉廠也停工,但礦業部長岡薩雷斯表示,地震不會影響智利的銅礦石出口,也不至於嚴重波及國際銅礦石價格。目前一些礦企仍然堅持生產,但大停電造成了許多困難。

  當局也表示,雖然煉油廠和港口也受地震波及,但由於儲備油夠用10天,兩周內不會出現油荒,而損失評估則為時尚早。

  從目前情況看,儘管遭受近50年來最大強度地震突襲,但智利這個拉美最富裕的國家,表現出較強的“抗地震擊打能力”。(作者系旅加媒體人)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