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冀黃金72小時內對台灣拯救隊放行

http://www.CRNTT.com   2010-04-16 08:15:17  


 
  江宜樺還指出,“消防署”每個月都有各縣市輪流執勤,隨時都可以進行國際性的救援,這個月由新竹縣政府負責,據他的了解,目前有二十三人可以隨時在接到命令後,四個小時內就可以前往出發。江宜樺又表示,他已經向馬英九報告,馬指示由“陸委會”透過海基會向大陸徵詢是否有此需要,如果海基會的訊息傳回是肯定的話,救援隊就會立即安排前往。“陸委會”發言人劉德勳也表示,台灣方面組織的搜救隊隨時在待命中,只要接獲大陸方面提出需求,可以在四個小時內出發。儘管大陸海協會來函表示目前救援力量已經充足,不過台灣搜救隊隨時在待命當中。據他的瞭解,搜救隊光是器材就重達三十噸,如果要赴青海災區的話,計劃由成都進去。劉德勳表示,四川汶川大地震後,台灣搜救隊就是搭乘包機前往災區救援的。除了救難隊之外,根據過去經驗,台灣方面也會有捐款和救援物資。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華東發生大水災之前,由於剛發生了“北京風波”,台灣社會對大陸政局頗多誤解。但一場華東水大災,卻意外地喚醒了台灣民眾的骨肉情、同胞愛,從工商巨賈到普羅大眾,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全力投入支援大陸災民抗災救災,重建家園。也正是在這股極為有利於兩岸關係前景的利好氛圍中,台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進行了頻繁接觸,並在此基礎上舉行了“汪辜會談”,簽署了四項協議,實現了兩岸關係史的零的突破。兩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台灣居民的熱情捐輸和拯救隊的參與搶救,也為一個月後的恢復兩岸談判創造了良好氣氛。當然,台灣,大陸官民援助台灣“八八水災”,也使台灣居民感到了同胞愛。 

  希望這次能吸取四川汶川地震的教訓,在“黃金七十二小時”內亦即明早七時之前,能作出“放行”的決定,讓台灣拯救隊趕赴現場參加拯救,以利於進一步凝結兩岸同胞的骨肉情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