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玉樹省思:亟待建現代慈善制度

http://www.CRNTT.com   2010-04-19 11:08:05  


4月17日,救援人員在結古鎮一處廢墟中實施搜救。新華社記者 聶建江 攝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訊/“4月18日新華網上有三條新聞值得對比和延伸。玉樹遭遇強震,民政部指出,不準備發動全國性的捐贈;由於玉樹的地理位置特殊和運輸緊張,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18日發布第39號指揮令,嚴格控制非直接抗災救援人員和車輛進入災區;截至今年2月底,對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4000億資金,審計署已收回3億多元違規資金。這三條新聞提出共同問題:如何建立一個快速、高效、有凝聚力而又透明的慈善和救援制度。”《南方都市報》今天登載黎仲陽的評論文章“災難頻發亟待建立現代慈善制度”,內容如下:

  災難很難避免,尤其是自然災害。南方雪災、汶川大地震、北方旱災、西南旱災,還有此次的玉樹強震,相對於人禍,天災更占主要原因,需要我們用“八方救援”的心態共抗天災。這就出現一個問題,怎樣能更好地凝聚國人的“紅心”,又需要一個怎樣的慈善制度?

  4月18日新華網上有三條新聞值得對比和延伸。玉樹遭遇強震,民政部指出,不準備發動全國性的捐贈;由於玉樹的地理位置特殊和運輸緊張,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18日發布第39號指揮令,嚴格控制非直接抗災救援人員和車輛進入災區;截至今年2月底,對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的4000億資金,審計署已收回3億多元違規資金。這三條新聞提出共同問題:如何建立一個快速、高效、有凝聚力而又透明的慈善和救援制度。

  對比中外,可以發現,我國的慈善機構大多由政府管理,完整成熟的N G O還處於萌芽階段,在現代政府制度還有待提高的情況下,我國的慈善機構並沒有發揮它的最大效用。據統計,2003年美國慈善機構所掌控的款項占全年G D P的9%,而我國只占0.1%。而提高個人捐款的前提,必須讓公眾對捐款用途充滿自信,即擁有透明高效的慈善組織。

  面對災難,最主要的是最大程度集中財力和物力。提高個人捐款,並不能單純地依靠道德的驅使力,也應該強調制度的刺激性。美國的個人捐贈數量多,並不代表其國民的素質和道德比中國的高,而在於其擁有完善的刺激制度。他們憑借捐贈票據可以免征一定數量的財產稅和資本增值稅等等。對美國人來說,與其財產被當作稅款給征走,還不如捐給慈善機構。這也給我國建立現代慈善制度,提供了借鑒方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