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民連四處開火 極怕政改通過

http://www.CRNTT.com   2010-06-21 11:24:23  


 
                 社民連才是“出賣港人”

  社民連最喜指責他人“出賣民主”,批評他人“立場不堅定”,但事實上社民連等激進勢力才是本港民主的最大阻力,才是民主發展的一大“毒瘤”。一方面他們擯棄了妥協而獨沽鬥爭,寧願一拍兩散的思維,對於推動政制前進根本沒有幫助,反而是連番扼殺了政制的進程。另一方面,他們在社會上肆意鼓吹“暴民政治”,以激進的手段去打壓異議聲音,在社會上營造白色恐怖,已經不斷毒化本港的政治環境,令社會陷入黨同伐異的對立環境,這樣對民主的發展百害而無一利。社民連說別人“出賣民主”,其實他們才是“出賣港人”。

  借鑑不同國家及地區的民主發展史,一個社會如果對立嚴重,激進思潮泛濫,推行民主不但達不到改善管治的目的,反而催生更危險的政治災難。遠的如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雅各賓派藉民粹主義上台,行的卻是恐怖統治,法國人民深受其害,最終更導致帝制復辟。近的如台灣在1993年,李登輝已經積極推動“入聯”、“修憲”,一步到位地落實普選,但急進式的民主罔顧了台灣省籍衝突,族群撕裂等環境,普選不單發揮不了解決矛盾的作用,反而激化了衝突。陳水扁執政八年更肆意操弄族群議題,將台灣分裂成兩個社會。泰國的城市與農村的貧富懸殊嚴重,城市人與農民長期對立,在民主政制下反令城鄉對立加深,彼此各不相讓,紅衫軍、黃衫軍衝突此起彼落,政府更迭頻繁,民主徒有其形。這些例子都說明了民主發展不能脫離社會的實際環境。如果社會對立嚴重,“暴民政治”泛濫,民主普選反會加重對抗,令民主變質。

  社民連等激進勢力在社會鼓吹“暴力解決”問題,動輒羞罵踩場,毫無民主量度,行為就如俄國無政府主義者巴枯寧的格言“破壞是創造的手段之一,甚至不要求創造和建設,只要求破壞”一樣。不少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之下,遵循了這一套與民主背道而馳的行為標準。社民連在社會上鼓吹的一套“暴民政治”,才是本港民主的最大敵人。基本法第45條和68條強調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最終實現雙普選的目標,正是考慮到普選必須有相應的制度建設等配套,令民主能夠在本港落地生根。現時最重要的工作是通過政改方案,下一步就是要為將來的普選作好各種制度準備,根除“暴民政治”的土壤,將社民連掃入歷史的垃圾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