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學天才只是個神話?

http://www.CRNTT.com   2010-08-30 08:53:31  


 
    ※如果真是天才,孫見坤怎麼辦?

  維持招生制度公平是當前最不壞的結果

  提及高校招生自主權,人們很自然會想到背後的關係生、條子生,甚至舞弊造假,權力干預,這也是很多人反對特招孫見坤的理由。在普遍公信力缺失的環境下,給予高校、教授完全的自主權,很難保證人們都能信服,畢竟,錢鐘書、錢偉長式的佳話,已經失去了土壤。在這種情況下,追求招生制度的剛性,無疑是最不壞的結果。一旦規則適用於所有人,就很難說孫見坤是招生制度的犧牲品。必須理解高考制度的現實處境:儘管它受到了權錢和關係的太多侵蝕,也確有必要革新和調整,但它仍然是一個能夠提供公平競爭的制度。假若以各種各樣的,只有權勢才有資格享受的名義,在這個制度上開很多口子,令它的含義更寬泛,比如飽受詬病的高考加分政策,只會降低這個制度輸出公正的效率。

  孫見坤怎麼辦?

  知名網友陶短房說,晚生後學有上中下三策,孫見坤不妨一聽:上策是上書教育部門,專設一門“國學奇才科”,專門選拔國學奇才,標準自定,畢業去向自理,如此則各考各的,標準明晰,互不相擾,皆大歡喜。——這其實說的還是“自主招生”的改革,不僅是“國學”也好,文學也罷,甚至美學、動漫等等,只要是奇才,皆有這麼一個破格的路徑。但現在既然沒有或說是被嚴重扭曲,那麼維持招生制度的公平和嚴謹就是必要的。

  中策是說服孫見坤端正心態,並在國學專業研究方面給予幫助,而不占用學校資源,不干擾正常高考選拔秩序。——這也是有論者所說,國學天才何必戀複旦?去山西大學,轉系讀歷史,研究國學,平常也可以跟複旦的老師們書信往來(再說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何必時常耿耿於自己是個招生制度的犧牲品呢?

  下策是幫孫見坤找幾個好的輔導老師,認真複讀,來年再考——就算總分再不濟,至少文科和語文不能再不達標了吧。——其實復旦大學已經破格了,只要上“一本”就行,優惠了很多高考分,如果鐵心要上複旦,求名師,這也不妨一試。


  結 語:世間總有天才,但天才如何被鑒別、被發現、乃至成就自我,卻依然是個老大難題……

  (來源:騰訊評論《另一面》2010年8月30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