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建平:日本只給了中國0.25個面子

http://www.CRNTT.com   2010-09-29 10:39:00  


 
中日應尋求超越“一國中心主義”

  中日兩國擺脫美國設計的冷戰秩序陷阱而獲得東亞地區政治主體性的前提,在於雙方能以理性的經驗智慧和公正的現代文明價值觀解決結構性對立事項。在戰爭責任問題方面,日本應該像鳩山由紀夫前首相所曾經表示的那樣“有勇氣正視歷史”;在釣魚島爭端方面,中日兩國應該尋求超越“一國中心主義”思維的地區利益觀共識。鳩山由紀夫在首相任中曾經向中國領導人建議,借鑒法德兩國以煤鋼聯營共同體為起點探索戰後和解之路的模式建設東亞共同體;如果日本政府抱有“東亞共同體外交”的誠意和地區政治責任感,就應該停止擅用武力處理爭端這種違反《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行為,與中國一起探討對爭議海域實行更合理的管理和開發、建設中日“不戰共同體”的政治經濟路徑。這其實也符合當年鄧小平倡導“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國際政治哲學。

  總之,東亞國家的政治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實現有待於東亞國家政治主體性的覺醒,這種覺醒既需要歷史經驗的學習,也需要現實教訓的反省。當然,日本有兩種選擇:誠懇地推動“東亞共同體”外交或繼續迎合美國維持東亞冷戰結構。無論日本如何選擇,中國作為冷戰政治的最大受害者,作為全球主義和地區主義複合政治中的弱勢國家,必須以改革的決心作出制度和政策的准備。

  來源:2010年09月29日08:12環球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