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北京之春》停刊看馬政府的民運政策

http://www.CRNTT.com   2010-10-23 08:02:09  


 
  實際上,《北京之春》是台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的外圍機構,它有一個正式名稱是“大陸工作海外研究室”。台灣媒體無論是“藍”的《中國時報》、《聯合報》、《TVBS週刊》,還是“綠”的《自由時報》都曾報導,《北京之春》是一個由台灣“軍情局”提供經費,執行先是李登輝後是陳水扁的政策,為“台獨”、“藏獨”、“蒙獨”、“疆獨”製造輿論,並替“軍情局”收集兩岸及美國的情報資料,監視、控制大陸流亡海外的民運組織及海外華僑社團的台諜機構。《北京之春》經理薛偉曾在台北告訴《自由時報》記者,“軍情局”撥給《北京之春》的活動經費,共達兩億元新台幣,而《北京之春》每年必須向“軍情局”提交的情報定額為二百五十件。

  本欄從二零零二年開始,就已持續跟進並陸續評述《北京之春》與“軍情局”的關係。如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四日,以《陳水扁要向大陸作民主化宣傳王丹趁勢乞求 》為題評議,台灣當局的“軍情局”以“中華民主自由基金會”的名義,從一九八三年起就資助中國大陸的地下民運活動,並定期撥款給在美國出版的《中國之春》。一九九三年海外民運人士分裂,一部份人另起爐灶,創辦了《北京之春》。這部份人仗著自己在“六四事件”中的高知名度,跑到台灣活動,把軍情局原來每年撥給《中國之春》的六十萬美元“挖”過來,其中一個交換條件是為軍情局搜集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發展情況情報。但在幾年後,軍情局因經費緊張,將每年資助額削減一半,為三十萬美元。至今台灣當局資助海外民運人士的金額,已高達二億元新台幣。但在去(二零零一)年底,台灣當局以在“六四事件”之後,大批大陸民運人士逃亡海外,他們已不再是“中國內部的反共力量”為由,決定停止對《北京之春》的資助。為此,《北京之春》社長王丹等人跑到台灣活動,拜會執政民進黨高層人士,還向馬永成遞交了“報告”,請求台灣當局恢復資助《北京之春》。

  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本欄又以《從馬英九拒見王丹看其反共調子漸趨轉軟》為題跟進報導,近日王丹又到台灣活動,希望能獲馬英九接見,但遭到馬英九拒絕。馬英九拒見王丹的原因,不外是以下幾個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