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濫發貨幣的美國為何不通脹

http://www.CRNTT.com   2010-11-17 08:59:48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訊/作為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直接幹預貨幣市場的分支機構,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近期宣布將在2011年6月底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這意味著市場上將在半年時間里新增等量的流通貨幣。

  這是外號“直升機”、宣稱必要時會通過“撒錢”的辦法來刺激經濟增長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第二次啟用定量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不啻於給國際貨幣市場砸下了一個顆重磅炸彈,令世界輿論嘩然。

  只見它濫發貨幣,不見它物價上漲

  中國經濟周刊發表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博士後李巍文章稱,在一個無政府狀態的國際體系中,每個國家的政策毋庸置疑都是首先服務於本國的利益。政府所壟斷的兩項特權:一是施行暴力,二就是發行貨幣,而這兩項權力也最容易被以各種“正當理由”濫用。

  通常而言,政府濫發貨幣都是以促進經濟增長為借口,但它首先傷害的是本國民眾的利益,因為它直接導致普通百姓購買力下降,手中財富縮水。正因為如此,西方國家專門設計了獨立的央行制度來防止政府濫發貨幣,美國嚴肅的經濟學家也都對政府通過增發貨幣的方式來推動經濟增長持高度的警惕。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流行的貨幣主義學派,對凱恩斯主義進行了大力鞭撻,將政府濫用貨幣政策作為罪惡之源。

  但本世紀以來,美國政府頻繁增發貨幣,導致整個世界的流動性過剩,但為何沒有在國內招致普通民眾的反對呢?在美國這樣一個選票高於一切的政治環境中,理解這一點尤為重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