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貨幣政策轉穩健針對哪三大現象?

http://www.CRNTT.com   2010-12-16 08:34:32  


 
  但是,張茉楠認為,這種模式極易帶來貨幣的超量投放。在此過程中,尚不成熟的金融體系,助長了流動性的泛濫。當前,國內企業的融資行為,多為間接融資。缺乏金融創新的銀行業,為了減少風險,傾向於將信貸投向大企業、大產業、大項目。張茉楠認為,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必然要求大量的貨幣投放,從而倒逼銀行系統產生貨幣超發的內在動力。

  當前,人口紅利的逐漸喪失,進一步加劇了流動性的泛濫。張茉楠指出,隨著劉易斯拐點的到來,中國面臨著低要素成本的回補過程,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開始抬高,實體經濟部門的盈利逐步降低,資本流向資產領域。

  長期從事國際金融外匯研究的中國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分析了流動性的傳導邏輯。實體經濟吸收流動性,一般情況下跟GDP是匹配的,多餘的流動性就會進入虛擬經濟。而虛擬經濟泡沫破滅,流動性就會溢出,流向實體經濟,而實體經濟本已不需這麼多流動性,從而出現物價上漲。

  同時,由於中國的順差還在增加,外匯儲備也在增加,外匯占款所造成的貨幣投放也會增加。此外,國外壓逼人民幣升值的聲音不絕,而人民幣的不斷升值,則可能會造成流動性的進一步流入。大量的流動性可能導致資產泡沫風險,對正處轉型階段的中國經濟造成了阻礙,因此,2011年防通脹成為中國宏觀經濟的首要任務,轉穩健貨幣政策的定調成為關鍵。

  從國內而言,張茉楠認為,欲根治流動性問題,首先就要打通投資渠道。此前,中國儲蓄向投資轉化的機制一直不暢,若將其打通,儲蓄將更多地流向實體經濟而非銀行系統。在此基礎上,拓寬民間投資渠道,引導社會資本流向實體經濟。另外,還要進一步放開,加大對外投資力度,並加快推出國際板業務,將中國大量的外匯儲備用於支持資本走出去。從而既緩解了國內的流動性壓力,又利於中國企業的國際戰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