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政府“錢袋子”怎麼花?北京試行事前評估

http://www.CRNTT.com   2011-02-09 14:45:41  


怎樣把錢用在刀刃上,避免財政資金打水漂和撒胡椒面,已成輿論焦點。
  中評社北京2月9日訊/每年北京市要花掉1000多個億,怎麼把錢用在刀刃上,避免財政資金打水漂和撒胡椒面,已成輿論焦點;嘗試有效管住政府花錢的手,北京不是第一個,但是其模式或可稱為改革樣本。此間《經濟觀察報》今日刊載文章“政府‘錢袋子’怎麼花? 北京試行事前評估”,內容如下:

  1月24日,汪愛武剛結束了一個預算項目評估討論會,便趕著準備資料,作進一步的調研。她所在的北京金凱偉業咨詢有限公司,從去年開始,承擔了北京市財政局對預算項目開展事前評估的工作。這個開創性的評估工作,推廣的速度超出了他的預想。剛踏入2011年,北京市財政局就將一個新的預算項目交給了她。

  1月22日,北京市“兩會”剛剛閉幕,該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指出,北京市將進一步深化預算監督工作,繼續開展對預算資金使用績效的監督,擴大部門預算提交市人代會和向社會公開的範圍。 

  在中國政府總收支已達10萬億規模的當下,公共預算改革正面臨闖關。2010年,北京這個特大型城市,財政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2300多億,而據北京市財政局網站數據,北京市2010年市本級財政支出就達1135億元。
 
  每年北京市要花掉1000多個億,怎麼把錢用在刀刃上,避免財政資金打水漂兒和撒胡椒面兒,已成輿論焦點。 

  2010年下半年,北京試行參與式預算,對2011財政年度的7個預算項目進行事前評估。嘗試有效管住政府花錢的手,北京不是第一個,但是其模式或可稱為改革樣本。 

評估 

  試行參與式預算,不少地方都有過與之相關的改革。2006年無錫市試點百姓投票決定公共預算;2007年哈爾濱試行公共預算徵求民意;2008年浙江溫嶺的預算民主懇談推向全市;2009年上海市閔行區探索預算聽證……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陳京樸對本報記者表示,相較於全國其他地方,北京市在預算監督上的改革並不保守。
 
  2010年9月,北京市財政局主導,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配合開展的公共預算“事前評估”,在各部門編制2011年財政預算的時候,同步開始嘗試。
 
  其思路來自於對預算支出的績效評價。以往,一個財政年度結束後,北京市財政局遴選一些預算項目分析考核,考察花出去的錢有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這是目前最主要的績效評價方式,被稱之為事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弊端十分明顯,像預算不夠科學、實施方案不精細、資金效益沒有實現等問題,年年都會出現。績效評價本身的績效不高,常常被學者譏刺為“馬後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