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連問政認真的朱鳳芝也落馬說明了甚麼?

http://www.CRNTT.com   2011-05-19 08:37:35  


 
  導致朱鳳芝的意外落選,可能概括為以下幾點原因,其一是“立委”選舉改制為“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小選區制”;其二是國民黨也效仿民進黨,在初選中使用“全民調”;其三是在國民黨內,即使是同屬反對“台獨”者,外省人的影響力也已逐漸稀薄。

  本來,“立委”選舉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其動機是針對過往“複數選區一票制”,由於每個選區都安排多名甚至是十名以上的應選名額,候選人只要拿到百分之五以上的得票率,就可篤定當選,而讓一些品質低劣的候選人也可當選,令到“立法院”魚龍混雜,問政品質惡劣的情況,希望在改制後,每一選區只有一個應選名額,就可讓最受選民歡迎的人當選,從而將品質低劣者拒於“國會”大門之外。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每一選區只有一個應選名額,競爭更為激烈,反而會導致賄選更為嚴重,或是選出一些地方型人物,使到問政品質更為低劣。

  實際上,積極認真的“立委”,由於必須專心鑽研法案,及認真準備質詢材料,而且其關心的都是“中央政務”議題,也就難以擠出時間去兼顧其所在選區的選民服務,從而逐漸流失選票。而地方行政首長和民代則由於與當地選民接觸密切,再加上其平時所關心的都是地方事務,與當地選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關,故而無論是在黨內初選中,還是正在正式選舉時,都可能會比資深“立委”獲得更多在地選民的支持。也就是說,在“單一選區兩票制”之下,問政再認真,也贏不了跑“紅白貼”的地方民代。

  這樣發展下去,勢必導致“立法院”的“立委”地方化和只顧跑選區的問政空洞化。由於地方民代並不熟悉“中央政務”,但對地方事務卻如數家珍,故在問政時,就會以自己的地方首長或地方議員思維定勢和自然習慣來代入,因而問政內容也就是地方事務,把“立法院”的位階削降為縣市議會。這就是“立委”地方化和問政空洞化,與當初以“單一選區兩票制”了推動提高“國會”品質的意願,正好相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