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尹副教授“毀滅論”道出無情現實

http://www.CRNTT.com   2011-05-23 14:36:18  


 
熊愛新:副教授毀滅論是對高校評價體系控訴

  2011年05月23日02:50 揚子晚報 

  開價值50多萬元的寶馬車去上課,手機號碼有7個8,是3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雲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副教授尹曉冰不但在課堂上以自己的寶馬和手機號向學生炫富,還“善意提醒”同行:大學教師全心投入教學是種毀滅,是“毀滅自己,照亮別人”,他說,自己最多只有三分之一的精力放在教學上。

  課堂上,老師拿自己“開寶馬”、用“靚號”來嘲諷學生,乍看到這樣的信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前不久引發廣泛爭議的北師大教授董藩“40歲身家4000萬”的成功論調。

  不過,尹曉冰是在全國獨立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案例教學創新研討會發表此番言論的。他教授的是MBA課程,其學員基本是來自商界的企業高管、老板、總裁之類的人物。在商言商,大談物質、財富自然不算為過。由此看來,這跟“4000萬教授”董藩的論調一樣,不過是一次師德和物欲問題上的討論而已。

  不過,我還覺得,事情還沒有這麼簡單。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怪狀呢?尹曉冰實際上道出了幾分內情。他表示,大學教師呈現“金字塔”式生態,處於底端的是僅會講課的教師,中間的是又會講課又會拿課題的,頂端的是“學霸”和擔任行政職務者。大學教師如果想順著“金字塔”發展,做好教學是基礎,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學上,是“毀滅自己,照亮別人”。

  這一番話,倒是有另外一番味道在背後。我們都知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現在的問題是,有些時候大學教師的身份和職責有些錯位,教學似乎成為了排在最末位的工作,以至於名教授、院士之類的親自給本科生上課成為了“新聞”,教學任務委托給了助教、甚至高年級的學生。大學教授、老師越來越忙,但是不是忙於教學,而是忙於論文、課題、項目、走穴……上課反倒成為了“打醬油”,教授、導師被冠上了“老板”的帽子,就是一種犀利的諷刺。

  尹曉冰的那番話,有他自己的認識問題,但我們也不妨將其看作對當前高校評價體系的另類控訴。這樣的生態,顯然是源於一種扭曲的機制,也就是大學教師重科研輕教學、重論文輕授課的考核方式,教學任務成為一個無足輕重的參照。有能力、有辦法搞到項目的人,往往又能掌握更多學術和行政資源,名師更名,贏者通吃,甚至出現“職稱越高、離講台越遠”的怪圈,而常年在教學一綫的“教書匠”,成了高校中的“弱勢群體”。

  新聞中提到,尹曉冰表示毫不畏懼地批評學生,既是保證教學質量的要求,也是維護師道尊嚴的需要。不得不說的是,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恐怕也是源於他不是處於所謂“只能管教學”的“底層”吧。

  當名師遠離教學一綫,大學教師不能全身心地教學,“傳道授業”反而成為“副業”,不僅對學生是一種傷害,對大學本身又何嘗不是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