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北不談兩岸互設辦事處的真正原因

http://www.CRNTT.com   2011-07-14 08:39:48  


 
  也就是說,在台灣不少人面對台港澳互設辦事處的喜訊中,進一步憧憬著海峽兩岸也互設辦事處之時,賴幸媛、楊永明算是頗為冷靜的兩位官員。其實,早在本月初台北、香港、澳門同日宣佈互設辦事處,及台灣駐港澳機構升格更名之時,賴幸媛就已經明確表示,台港澳互設辦事處與海峽兩岸互設辦事處,是不同的兩回事,“一碼歸一碼”。

  賴幸媛、楊永明的說法,與馬英九昨日的談話內容,其實並不矛盾。因為馬英九是從宏觀的視野談論兩岸關係與台港澳關係的互動作用,而賴幸媛、楊永明則是以具體操作的角度來比較兩岸關係與台港澳關係的細微差異。

  但仍然有不少人在憧憬著台港澳的互設辦事處,將能促進兩岸之間也能互設辦事處,並認為倘能在未來半年內辦成此事,對馬英九“總統”選情和國民黨“立委”選情都將有加分作用,並能有力地駁斥蔡英文所主打的“馬英九無能”牌。

  實際上,台港澳關係是兩岸關係的特殊組成部份,因而也就註定兩者之間必然是互相發生影響作用。而且,根據“錢七條”規定,香港、澳門兩特區與台灣地區的關係,凡涉及官方的事宜,都是屬於兩岸關係的範疇,必須得到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或由中央人民政府具體授權行政長官處理。因此,這就佐證了台港澳互駐辦事處的議定,是經過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的。既然如此,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促成兩岸互設辦事處,也就理所當然地成了部份台灣人的憧憬。

  比如,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副會長張五嶽教授就在《聯合報》發表文章說,台港澳互派辦事處,及台灣派駐港澳機構的統一正名,並獲得便利禮遇措施,此一組織與功能的強化,不僅是四十五年來台港官方互動關係的大事,對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特別是未來兩岸可能互設代表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與影響。文章說,雖然去年台方已設有“台旅會”,並派遣楊瑞宗為駐北京辦事處主任,但僅具旅遊功能而無簽注等業務。目前兩岸“經合會”正在協商互設辦事處,也與台灣目前駐港澳機構等綜合性辦事處的功能定位截然不同。因此,外界高度關注伴隨著台灣駐港澳機構的正名與強化,其對未來兩岸互設機構,更具有深遠的意義與影響。由於該文獲得《參考消息》轉載,可說是該憧憬也得到了北京至少是其輿情部門的欣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