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影子銀行”的特征及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1-09-06 10:40:57  


影子銀行,又稱為影子金融體系或者影子銀行系統,是指房地產貸款被加工成有價證券,交易到資本市場,房地產業傳統上由銀行系統承擔的融資功能逐漸被投資所替代,屬於銀行的證券化活動。
  中評社北京9月6日訊/“如何把中國‘影子銀行’風險限定到一定的程度,就得界定清楚‘影子銀行’的形態、風險點和監管定位,建立可靠的防火墻,防範監管套利,規範各種融資工具及融資市場”。《上海商報》今日刊載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的評論文章“中國‘影子銀行’的特征及風險”,全文如下:

  “影子銀行”是最近國內金融市場所關注的熱點問題。但是什麼是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的特征是什麼?它所面臨的問題與風險何在?

  首先,所謂的影子銀行是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後所出現的一個重要金融學概念。它所指向的是通過銀行貸款證券化進行信用無限擴張的一種方式。這種信用擴張方式的核心是把傳統的銀行信貸關係演變為隱藏在證券化中的信貸關係。這種信貸關係看上去像傳統銀行的借貸關係那樣行使傳統銀行借貸功能而沒有傳統銀行的組織機構。在影子銀行中,金融機構的融資來源主要是依靠金融市場的證券化,而不是如傳統銀行體系那樣,金融機構的作用主要是把儲蓄轉化為投資,融資的來源主要是存款。影子銀行證券化最為主要的產品就是住房按揭貸款的證券化。

  住房按揭貸款的證券化是美國影子銀行的核心所在。這種住房按揭貸款融資來源方式的改變,不僅降低了住房按揭者的融資成本,讓這種信貸擴張通過衍生工具全球化與平民化,也成了系統性風險產生的根源。美國影子銀行體系開始於20世紀60-70年代,崩塌於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而美國影子銀行體系的崩塌不僅引發百年難遇的金融危機,摧毀了美國金融體系及經濟,也是美國經濟難以復甦的根本所在。

  在中國,2009-2010年銀行信貸過度擴張之後,其帶來的風險及後遺症也十分明顯。因此,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政府開始逐漸收縮這種泛濫的流動性。尤其到了2011年之後,隨著央行貨幣政策轉型,這種針對泛濫流動性收縮工具在增多,規模也在擴大。

  但是,國內房地產泡沫並沒有隨政府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逐漸地擠出。反之,由於政府房地產政策失誤,從而使得國內房地產泡沫不斷地從一、二線城市迅速地向三、四線城市蔓延。國內房地產泡沫不斷吹大,房價快速飈升,必然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因為,房地產作為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其繁榮與發展一定是建立在大量的資金投入基礎上的。房地產需要大量的資金,而央行貨幣政策又在銀行信貸進行數量及價格上的嚴格管制,這就導致不同的金融機構採取不同的方式與工具把銀行表內業務移到表外。加上過高的通貨膨脹導致嚴重的負利率,居民與企業不願意把存款存入銀行,紛紛通過各種投資渠道如銀行理財、券商理財、基金、保險保單、股票等把銀行存款分流出來,從而形成當前國內金融市場嚴重的“金融脫媒”。而中國影子銀行就是這處金融脫媒體主要載體。

  中國的“影子銀行”與美國影子銀行有很大不同。它既包括銀行業內不受監管的證券化業務(或銀行由表內移到表外的業務),還包括委托貸款、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信托公司、財務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等進行的“儲蓄轉投資”業務,也包括不受監管的民間金融。 


【 第1頁 第2頁 】